为增强指导作用,在进行差值I计算时,至少要对某高校三年的差值I进行计算,然后对三年的差值I平均,得出差值III,再用差值II减去差值III作比较。
两者差值的比较会出现正值、负值或相等三种状况。处于正值时,分差越大,填报高校和专业志愿的有效性也就越大,分差越小,填报高校和专业志愿的有效性也就越小;处于负值,说明考生分数低于某高校的最低录取分,这部分考生填报高校和专业志愿的有效性就很小;处于相等时或处于略高的位置,这部分考生的志愿具有风险,要慎重填报。大平行志愿是按1(计划数)∶1.05(投档数)投档,相等或略高状态下的考生就是0.05数据中的人数。
收集信息第三步问专业:选择的高校初步确定后,专业志愿又是考生和家长面临选择的一个难题。
选报专业应以个人性格和职业规划为基点,围绕专业是什么、学什么和干什么广泛收集信息,内容主要包括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向、专业就业方向以及办学实力等。
在收集专业志愿信息时,考生和家长要注重高校录取原则中对专业志愿的要求,这是因为某个考生符合某个高校录取条件,投档到这所高校后,高校要以录取原则根据考生的专业志愿进行录取。如果考生信息把握不准专业志愿填报不当,就会有落榜的风险。
考生和家长在填报专业志愿时可能会遇到一个问题,是否服从专业调剂。这也需要考生和家长收集信息,有些学校按大类招生,有些学校规定在考生入校完成基础课程的学习后,符合教学的规定,允许重新选择专业。考生和家长根据信息,是否填报服从专业调剂就由考生作出理性的判断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