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绿意盎然。7月5日清晨,由《四川新闻网》、《杭州网》、《陕西新闻网》等18家媒体组成的“全国主流城市网媒联盟陕西高校行”代表团走进了美丽的西安翻译学院,共同领略和感受中国最著名民办高校的风采和魅力。
代表团受到了学院董事长丁晶,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易晓瑜等学院领导的热烈欢迎。
记者团一行在易书记等学院领导的带领下参观了院餐饮中心、图书馆、风雨操场、外教楼、科技大楼等地。在图书馆全景沙盘前,易书记向来宾们介绍了西译概貌和整体布局。易书记向记者们介绍道:西安翻译学院现在已经成为一所综合性民办本科高校。它下设外国语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工程技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翻译研修学院和网络继续教育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和基础课部、体育部2个教学部。开设近70个本、专科专业及专业方向。形成了以文为主,以外语为特色、以英语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格局。拥有13万名奋战在国内外各条战线上的毕业生和3万余名在校生,以及2000亩校园 70万平方米自有校舍与13亿元的公益性自有校产的庞大规模和雄厚实力。
记者们听到西安翻译学院创始人丁祖诒教授白手起家,为国家积累了13亿固定资产,为国家节约生均培养成本30-40个亿,拉动了一方经济,为中国民办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时都赞叹不已。
在参观完毕后,易晓瑜书记、教务处处长齐玉水教授、宣传统战部部长劳志建、招生就业办主任赵东良、团委常务副书记张恒等学院职能领导与记者们在科技楼二楼会议室进行了座谈。在观看完《西译经典回顾》影视后,易书记代表学院及3万余名在校西译学子对来访的媒体记者们致以最热烈的欢迎。
座谈会上,学院各职能部门领导就西译的教学、招生等问题做了交流。
在交流过程中,有记者特别提问道:常常听到一些媒体的朋友在夸赞西安翻译学院是中国民办高校的领跑者,赞叹丁祖诒教授的伟大人格魅力和博大胸怀,那么在学院创始人丁祖诒教授逝世之后,西安翻译学院在继往开来方面有哪些重大举措等等问题?
参会部门领导分别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他们介绍说:西安翻译学院创办25年来,一直坚持“取之于学,用之于学”、“不做学商”的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不懈的倡导和践行高尚教育,正因为这种无私办学精神贯穿学院发展全过程,才有了西译今天的博大,成为中国民办教育领域罕有的没有一分钱贷款,完全良性循环的学院,从而保证了每位学生的学费都百分百的用到学院建设和学生身上。而这种无私的“西译”精神由丁祖诒教授凝练为12字方针:“读书、做人,文明、亲情,变革、奋进”。在丁祖诒教授去世后,西安翻译学院新的掌舵人丁晶董事长表示要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办学道路,坚定不移地继承丁祖诒教授从实践中积累总结出来的“六大教育理念”,使之发扬光大,保持西安翻译学院打造人才高地的育人优势和特色,并不断创新,使“六大教育理念”更为完善和体系化,站在巨人肩头再创佳绩。在此基础上,丁晶董事长提出了两个“创建”,五个“工程”,沈久福院长提出了“四个坚持”和“五个狠抓”,坚定了西安翻译学院在继承和创新方面的决心,明确了西安翻译学院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方向,西译将在内涵发展、国际化道路等方面探索进取,再创佳绩。同时,丁晶董事长对西译精神和丁祖诒教授人格魅力进行了回顾,并总结和凝聚出西译精神为“无私奉献、开拓进取、自强不息、无私无畏、爱生如子、厚德敦行”。这是西译新时代的一次宣言,更是西译新时代的决心。
会议最后,丁晶董事长等学院领导和媒体记者们在科技楼大厅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