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起,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考将持续3天。全国此次有180万人报名考试,再创历史新高。全国报考人数连续9年超过百万人。(1月6日长江日报)
研究生考试持续“高烧不退”一直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话题。一方面,随着我国研究生的逐年扩招,加之一些家长和考生“迷信”硕士文凭,每年的研究生报考人数也随之“水涨船高”,今年被称为“第二次线上棋牌平台网址 ”的研究生考试,全国共有180万考生走进考场,再创历史新高。
另一方面,则是一些用人单位抱怨招不到人,这里面的原因既有一些研究生等高学历毕业生非外企、国企等“香饽饽“单位不去,就算“委曲求全”来到一些所谓的“小公司”,也可能会频繁“跳槽”,结果造成了很多公司不敢招聘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也要一些用人单位不管岗位的专业性是否需要,动辄就打着非研究生以上的学历不招这样的“噱头”来提高自身的知名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研究生报考热”,浪费了人才,也难以真正留住这些高学历毕业生。这种供求两重天的尴尬关系使得一些研究生毕业生往往感到“求职无门”。
“活到老,学到老”。诚然,获得更多的知识,追求更高的学位也无可厚非。但作为学生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能“为文凭而文凭”,获得知识的途径很多,不必非要在获得硕士文凭这“一棵树上吊死”。同时,可以另辟蹊径,到农村等基层需要人才的地方去“大展拳脚”,而非“北上广”不去。这样,通过社会这个“大熔炉”,不断地锻炼自己、提升自己,我想这远比只是一味为了获得一张硕士毕业证书要重要的多。
用人单位作为提供社会就业的主渠道,也要拿掉“有色眼镜”去正确对待像具有研究生学历这样的高学历人才,给他们创造一个同本科生、专科生等同等的选拔环境,用当其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真正把优秀的学生选拔到适合其岗位上。
提高国家文化水平,增加个人知识,需要拥有一大批像研究生这样的高学历,但切勿盲目跟风,只要不是眼高手低,干一行爱一行,那么就算只有大专、中专的文化水平,也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