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创新,高职院校如何巧发力? _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 线上棋牌平台官方版 
大学库管理系统

助推创新,高职院校如何巧发力?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在构建创新生态系统中,有必要根据不同的产业特点,细分产业创新领域,将产业技术链的上中下游这一粒粒的“珍珠”串起来,将其中的横向资源集聚起来,构建在产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法人组织,真正为产业发展服务。

“创新四问”,是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布置给苏州的四个任务,其核心是苏州如何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构建良好的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创新水平,打造标志性创新成果。这其中的难点,是体制机制的构建。

由政府推动由上而下,或由企业推动由下而上的创新机制,在各个领域已经做过很多尝试,但创新的效果未必如设计者之愿。究其原因,一是政府的推动,大多较全面,注意到方方面面的协调,在重点产业与领域未能完全放开,同时,政府的推动,主要依靠行政手段,一旦市场发生变化,难以在短时间内调整。二是企业的推动,企业由于生存的压力,创新大多从企业的需求出发,并主要用于自身的发展,让企业承担超出它能力的社会职责,并不太现实。三是目前的创新体系,大多是较为笼统的创新政策,缺乏产业细分和产业发展的引领,谁来承担产业发展的引领者,并带头领跑,并不清晰。

因此,在构建创新生态系统中,有必要根据不同的产业特点,细分产业创新领域,将产业技术链的上中下游这一粒粒“珍珠”串起来,将其中的横向资源集聚起来,构建在产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法人组织,很好地融合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的优质资源,协调各方利益,出于为社会服务的初心,以打造高峰为己任,真正为产业发展服务。

作为一所市属的高等职业院校,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借着“创新四问”的东风,组织全院教师和科技工作者,深入思考,并开展“我为‘创新四问’出谋划策”活动,为苏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贡献力量。

多年来,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博士倍增”等战略工作,高举“智能制造”和“产教融合”大旗,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协同各方面创新资源,较好地集合了苏州、江苏乃至全国的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围绕智能制造的创新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家”和“科学家”之间的沟通障碍。但是,这些创新资源还是更多地集中在学校与企业资源的共建共享上,对照江苏省政府科技创新四十条和苏州市科技创新引领要求,无论是在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还是在科技人才协同创新体制机制上,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和较强的改革内驱力。

如何打通瓶颈、拓展空间?这方面,苏州长三角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的诞生与实践,值得关注。

苏州地区具有良好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基础以及巨大的市场需求,去年12月,由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在苏州市发改委的指导下,作为社会组织的苏州长三角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取得独立法人资格,正式开展运营,力争成为服务苏州区域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的重要平台,从人、财、物等方面,赋予体制与机制的创新方法与途径。

在服务创新的体制机制构建上,这个产业技术研究院有许多不同寻常之处。一是研究方向明确,主要致力于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领域产业战略研究、共性技术研究、关键零部件开发、技术与产品标准制定等,以促进地区产业技术发展。二是学术性、技术性明确,五名教授组成理事会,由理事会决策研究院事务。三是以社会服务为己任,以非营利性为主要特点。四是承担一定程度的政府职能,一手拉院士、专家和学者,一手牵龙头企业,真心实意做好服务企业家与科学家的联系人。五是研究院以项目公司为运营手段,项目公司可以营利,从而使科学家的权益得到保护,使企业家的利润最大化。六是研究院实现了人才的共用与共享,一方面,博士可以用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双重身份为企业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另一方面,省内、国内乃至国际不同范围的机器人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都可以产业技术研究院为平台,根据不同项目,组建项目公司,承接工业机器人共性技术问题,服务产业发展。

由此推想,假如苏州有更多的细分领域的产业技术研究院,这些研究院就是将各产业链上的“珍珠”串起来的那根线,而政府只需要把这些“线头”抓在手上,那么,回答好“创新四问”,兴许也就有了更多的路径和信心。(作者: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薛峰)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