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英语教学中获得情感教育_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 线上棋牌平台官方版 
大学库管理系统

谈英语教学中获得情感教育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高一是初中升入高中的过渡阶段。高中阶段的课程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由少年期向青春期过渡的时期,尤其是高一年级。这一时期,学生正处于逆反心理较强的年龄段,他们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意识都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倾向与价值观,且情绪、情感较之以往更加丰富、强烈和不稳定。

英语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科目,如果教师能够得体、恰当地使用情感教学,就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意识,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情感积极发展,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人本主义心理学使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注意到教学中应注意学生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情感过滤假说理论强调情感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英语教育中融入情感,把情感教育贯穿在英语语言教学过程中,一直是新课标对英语教学的要求之一。笔者尝试在日常教学中渗透情感,探究情感教学在初高中衔接阶段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本文以高一新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及成绩对比的方式,探讨在初高中衔接阶段英语教学中贯穿情感教学能否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能否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一)人本主义理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兴起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以马斯洛(Maslow)和罗杰斯(Rogers)为主要代表的学者强调自由、个人决定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人本主义理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人本主义的目的,即通过教育促进人的发展,使其达到最佳状态。马斯洛(1986)提出需要层次理论,按照人的需求从低到高的顺序,指出人的需求包含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爱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五种。罗杰斯则认为学习包括情感和认知两方面的投入(转引自胡俊玲,2012)。人的情感满足的层次越高,个体越能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因此,依据这一理论,英语教学也不能只是简单教会学生使用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更应该意识到情感教学的必要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认识到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构建为己任,把学情感教育在初高中衔接阶段英语教学中的作用研究王翠霞36ENGLISHTEACHERSEnglishTeachersVol.18No.21习知识和情感发展融为一体,以促进学生的最大化发展。(二)情感过滤假说在多年的英语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同一个班级中,授课内容、教学方式、作业布置量、对学生的关注度都相同,但一段时间后,班级会出现两批学生:有一小部分学生英语水平逐渐高于班级平均水平,最终达到遥遥领先的地位;另一小部分学生逐渐落后,甚至到最后能跟上讲课都困难。为什么会这样呢?克拉申(Krashen,1982)提出了五个假说理论,其中,第五个是情感过滤假说(AffectiveFilterHypothesis)。他认为,学生不是简单地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全盘接受,而是会进行过滤。在过滤过程中,情感因素扮演着重要角色,会加快或阻碍学习进程。换言之,当学习者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以饱满的情绪积极接纳知识时,他的学习肯定会步步高升。而当学习者出现畏缩情绪,不敢面对学习的挑战,不自信时,他的学习就会变得越来越难,甚至举步维艰,停滞不前。二语学习也是一样。只有当学习者摆脱畏难情绪,减少情感过滤对信息输入的影响,才能以积极的状态吸纳知识。

二、研究方法和问题本研究属于实证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成绩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主要研究以下3个问题:(1)高中阶段学生在英语学习情感方面的现状如何?(2)影响初高中衔接阶段学生英语学习的情感因素有哪些?(3)情感教学措施能否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三、研究对象笔者担任2016届安徽省合肥市合肥一中高一年级(1)班和(10)班的英语教学工作。两个班级均为合肥一中平行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相当。学生的英语成绩整体较高,基本上在140分左右(满分150分),呈正态分布。同时,两个班的课程安排和课程要求相同。由此可以认为此研究是合理、有效的。实验教学时间为2015年9月至2016年1月底。高一(1)班为情感教学实验班,共60人,其中男生39人,女生21人。高一(10)班为控制班,进行正常教学,不刻意进行情感教学,共60人,其中男生38人,女生22人。

四、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为了保证实验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笔者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成绩对比分析法。数据的收集主要分为两个部分:(1)收集调查问卷中的数据;(2)两个班级入学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感状态及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基于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动机、信心、态度和焦虑等都被纳入问卷调查。以合适、有效和可操控性为原则,问卷调查以单项选择为主,要求被调查者根据内容进行选择。问卷调查共进行两次,一次在入学初,另一次在期中考试后。横向和纵向对比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感变化。成绩对比旨在探究情感教学是否有助于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入学考试成绩横向对比旨在探究该研究的有效性。期中和期末考试横向对比旨在探究感情教学在实验班是否产生了作用,是否帮助学生提高了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

五、研究结果(一)问卷调查结果问卷调查以选择题的方式进行。为了方便量化评比,将每个选项转化为分数,其中选A得5分,选B得4分,选C得3分,选D得2分,选E得1分。收回问卷后,计算每个学生的得分。笔者将得分在50分以上的学生视为英语学习极自信者,将得分在30~50分之间的学生视为英语学习中等自信者,将得分在30分以下的学生视为英语学习情感焦虑者。ENGLISHTEACHERS372018年第21期英语教师优秀率(127.5~150分)良好率(105~127.5分)合格率(90~105分)(1)班3人/5.0%32人/53.3%18人/30.0%(10)班0人/0.0%26人/43.3%22人/36.6%不及格率(0~90分)班级平均分7人/11.7%106.9分12人/20.0%100.2分分数段班级人数/比例表4:期末考试成绩分析表表1显示,刚入学不久,(1)班和(10)班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相当,无显著性差异。大部分学生表现出对英语学习的信心,焦虑较少。表2显示,学期末,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情感态度发生了变化。从问卷结果来看,(1)班和(10)班学生对英语学习情感态度表现较为保守或消极,只有个别学生对英语学习依然充满信心。两个班学生的表现有明显差异,(10)班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情感态度更为消极,其焦虑症者多达35人,远远超过(1)班的23人。表1:第一次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表50分以上30~50分30分以下平均分(1)班10人40人10人46分(10)班12人41人7人47分人数分数段班级表2:第二次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表50分以上30~50分30分以下平均分(1)班5人32人23人41分(10)班3人22人35人30分人数分数段班级表3:入学考试成绩分析表:优秀率(127.5~150分)良好率(105~127.5分)合格率(90~105分)(1)班2人/3.3%36人/60.0%18人/30.0%(10)班1人/1.7%33人/55.0%21人/35.0%不及格率(0~90分)班级平均分4人/6.7%120.6分5人/8.3%119.6分分数段班级人数/比例表3显示,(1)班学生的优秀率、良好率高于(10)班,合格率、不及格率低于(10)班,但两个班的平均分相差1分,说明在入学初(1)班和(10)班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相当,表明此次实验具有有效性。(二)考试成绩表4显示,(1)班和(10)班的成绩发生了较大变化。(1)班的优秀学生人数达到了3人,而(10)班0人。(1)班的优秀率、良好率、班级平均分均远远高于(10)班,合格率和不及格率均低于(10)班,说明教师使用情感教学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了较积极的影响。实施了情感教学的(1)班学生的英语38ENGLISHTEACHERSEnglishTeachersVol.18No.21成绩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三)研究结果在初高中衔接阶段大多数学生遇到了衔接期的适应性问题,他们在动机、兴趣、自信心及焦虑等方面存在一些负面的情感体验,并且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高中英语教学或高中英语教师,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英语学习。通过研究发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能够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意识到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影响,认真备课,提高自身素养,以渊博的知识感染学生,并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高级情感需求,同时仔细观察学生,注意学生的情感变化,及时消除负面情绪对学生的不利影响,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其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六、初高中衔接阶段的英语教学如何渗透情感教育基于人本主义理论、情感过滤假说,通过实验教学证明:英语教学不是简单、粗暴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情感的输入。以科学的、并不明显的方式把情感融入知识教学,有利于创设和谐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Cohen,A.D1998)。为了更好地进行情感教育,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一)善于进行自我提升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仅仅认真准备书本内容是不够的。单一的书本知识的讲解只会令学生感到厌烦。要想使课堂充满吸引力,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不仅要具备丰富的英语语言知识,还需要了解多方面的知识。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幽默的语言,得体的行为,在积极应对班级各种状况时展现出强大的个人魅力,从而吸引学生,让学生积极投入课堂学习。(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及时顾及到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情感态度,一味地进行“满堂灌”,只会让学生反感。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考虑到学生的情感需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小主人”。同时,教师要尽量使自己的言谈举止亲切幽默,让学生感到放松,从而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让他们迸发出英语学习的热情。(三)讲究教育技巧,优化教学方法在初高中衔接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保证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具有可实现性。过高或过低的教学目标只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单一的教师输入、学生记笔记的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因此,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通过新闻报道、采访、角色扮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模块一Unit1Lifestyle时,教师可以用话剧的方式展现家庭成员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增添课堂活力。(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应充满肢体热情和语言热情,富于魅力和感染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关注语言点和语法,忽略情感知识的输入,还要抓住机会,与学生探讨人生、理想、抱负、中西方文化和思维的差异;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使用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呈现词意或句意,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语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五)注重缓解学生的焦虑心理教师要多表扬、少批评,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实时点赞学生取得的进步,关心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发展,并以理解和支持的方式缓解学生的焦虑心理。结束语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对英语的积极情感。近年来,由于教学交流的增多,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教师或多或少在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之下,仍然有一些教师坚持“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这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展。在初高中衔接阶段英语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果。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结合初高中衔接阶段英语教学实际,笔者得出了以下教学启示:第一,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专注于知识的传授,也需要注意学生的情感反应;第二,教师不仅要夯实自身的专业知识,还要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以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第三,教师在专注于课堂知识的同时,也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促进师生间的情感深化。(杨静红)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