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库管理系统
所在地区:类型:性质: 本科 211,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点击进入北京体育大学官网》

历史沿革

北京体育大学

时间

校址变更

1952.7筹建-1954.1

北京先农坛

1954.1-今

北京西郊圆明园北侧

时间

校名变更

1952.7筹建-1956.3

中央体育学院

1956.3-1993.12

北京体育学院

1993.12-今

北京体育大学

时间

隶属关系沿革

1952年7月

中央体育学院筹备处成立,直属教育部领导,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业务指导;

1952年下半年-1966年

学校归国家体委直接领导;

1966-1978年

学校由国家体委军管会领导,其机构撤消后,归国家体委和北京市双重领导;

1979年-今

隶属国家体育总局(原国家体委)领导,党的关系隶属中共北京市委。

时间

领导体制沿革

1953.11-1958.8

院长负责制

1958.9-1961.8

党委领导下的院务委员会分工负责制

1961.9-1966.6

院党委领导下的以院长为首的院务委员会负责制

1966.7-1978.9

1966.7“文革”开始,学校领导机构陷入瘫痪,1973.6成立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延续到1978.9;

1979.9-1985.9

党委领导下的院长分工责任制

1985.10-1992

院长负责制

1992年-今

党委领导下的校(院)长负责制

时间

办学目标调整

建校初期

国家提出中央体育学院的任务: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身体健康、忠于祖国、忠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体育专门人才;

1958年

国家体委提出:体育学院应当确立师资、教练员和优秀运动员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

1983年

国家体委在向我校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荣誉奖章的决定中提出:要把北京体育学院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先进水平的体育高等学府,为国家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又红又专的体育人才,为我国体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1996年

学校提出“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科技兴体”的战略和国家体委制定的《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我国教育和体育事业培养跨世纪人才;北京体育大学发展的根本出路是改革。”

2001年

国办发〔2001〕15号文件指出,要把北京体育大学建设成为综合性、高水平的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基地,根本任务是为我国体育事业培养高水平、高层次的体育专门人才。

2001年10月

学校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建世界一流体育大学为主题,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三结合’基地建设为主线,坚持面向21世纪体育、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立足体育,服务社会,不断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实现学校的持续快速发展,把北京体育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办学目标。

2007年1月

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高等教育和体育事业发展实际,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进一步解放思想、紧抓机遇、开拓务实、加快发展,为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大学而努力奋斗!”的办学目标。

校徽、校训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信息路48号
邮编:100084
电话:010-62989047

高校搜索

【院校查询】
院校名称
      地区
      类型
院校性质
【具体专业查询】
专业名称
专业大类
专业小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