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光学与光子器件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山东师范大学,是山东师范大学建设和发展最早的学科领域之一。1972年建立了激光研究室,取得了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和国家发明三等奖等奖励成果;是“九五”期间的和“十一五”期间建设的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39人,其中教授20人,博士生导师8人,泰山学者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有30人具有博士学位。拥有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有光学和原子与分子物理学两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
实验室有光学散射和衍射、光学信息处理、全固态激光技术与器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和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五个研究方向,主要开展超快激光在近场区域散射光场随机光场建立的动力学和金属薄膜随机界面的等离子体激元近场光学、激光波面整形以及计算机三维图形显示和光学微操纵、大功率和高重复率短脉冲及连续波锁模超短脉冲全固态激光器件、强激光在等离子体中传输以及与分子在强激光场中的多光子过程、原子系统中的量子干涉效应及相干控制和几何相用于量子计算中的相位门等光学和光子器件技术的前沿及交叉领域的研究。
近三年来,本实验室共承担包括国家973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在内的国家课题25项,省部级项目40余项;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和山东省光电高新产业急需的先进成果,三年来发表论文400多篇,其中有240多篇被SCI收入;获国家发明专利14项;有4项成果获省级科学技术奖励,其中“光电功能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激光与之相互作用研究”获2007年山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实验室有良好的从事光学与光子器件技术研究的条件,有实验用房1700多平方米,有飞秒激光振荡源和飞秒激光放大器、激光分子束外延系统、器准分子激光器、半导体泵浦的单纵模绿光激光器、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弱光光谱探测系统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仪器设备总值3000多万元。多年来,本实验室为山东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光电产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