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医学院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是依托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临床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药学技能实验教学中心三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整合全校虚拟仿真教学资源而成立的校级实验教学中心,是基于校园骨干网覆盖“两区一院”的“优质、集约、合作、开放”的实验教学平台,是采取“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院(医院)合作”方式建设的“共建、共管、共享”平台。
中心资源由仿真实验室资源和虚拟数字资源两大部分组成。仿真实验室由高功能模拟人、心肺听诊、心肺复苏、综合穿刺、外科手术、OSCE考试等6个仿真功能实验室组成,可开展综合类技能训练类实验30项。虚拟数字资源主要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PBL实验教学等5个模块组成,可开展虚拟操作实验300项。数字资源都是具有“先进性、逼真性、完整性、灵活性、针对性和普适性”的优质教学资源。
中心现有专兼职教学、开发、管理人员31人,其组成人员分为三类,一类为具有医学专业背景的人员组成,(26人,其中正高5人,副高12人);第二类为具有信息工程及网络技术专业背景人员组成(3人,其中正高1人,副高2人);第三类为外聘企业技术人员(2人,均为高级工程师)。中心主任由潘克俭教授担任,全面负责中心的规划和建设。
中心建设以“以实为本、以虚补实、虚实结合”、“安全、开放、共享”为原则,制订有较为完善的医学虚拟防真实验教学课程体系,面向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护理学、药学、医学检验学等14个本科专业开设16门实验课程,年实验学生人数:5100人/年,年实验人时数:816400人时数时/年,开放实验课:139500人时数/年;培训住院医师2166人次;2013年还承担了四川省规范化住院医师临床技能大赛。受益于医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建设,我校取得了一批教学成果:
2011年获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决赛一、二、三等奖、优秀奖各一项;
2011年首届全国护士执业水平技能大赛获理论成绩一等奖、技能三等奖、团体二等奖;
2012年获第三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分区赛一等奖、总决赛一等奖;
2013年获第四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分区赛一等奖、总决赛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