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思源忆宣师_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 线上棋牌平台官方版 
大学库管理系统

饮水思源忆宣师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1952年的早春二月,当我还是一个少年的时候,考上当时的察哈尔省立宣化师范学校(现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在宣师我读完了初师、中师,整整生活与学习了二千多个日日夜夜。 宣师成了我和我的同学们勤学苦读的读书胜境,成了我们这批少男少女温馨、浪漫的天地。近六年的师范生活, 给我们插上了能翱翔蓝天的双翅,我们由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变成可为人师的青年。1957年7月,流火的时节, 我们不带丝毫的遗憾与空落,踏上了新历程。

雁来燕去,春秋变易,别离母校算来己经43年了。十三年弹指流,昔日少年今白头,平生踪迹半华夏,不及宣师梦中游。

是的,离开开母校已经很久远了,然而,梦绕魂牵,有多少次曾重回校园:那闻名的宣化古城,那巍峨的钟楼、鼓楼,那因校得名的师范街,那美丽整洁的校园,那一字排开的带长廊的教室,那宏大典雅的礼堂,那玲珑剔透的“五龙壁"和那秀丽而无名的六角亭,那声震遐迩的大钟,那矗立在宽广操场边的大佛。。。。。。如诗如画,历历在目, 回首曾在这里编织过梦想的每一步, 都令我刻骨铭心。

八、九十年代 ,我因从事师范教育的缘故,曾借开会、考察、学习等机会, 去过省内二十多所老中师的大部分学校,也到过大江南北的几十所中师或幼师。论历史和名气,宣师不如著名实业家张謇创建的“中国第一师”南通师范,不及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创建的南京晓庄师范,不及著名语文教育家于猗为校长的上海二师。。。。。。甚至不及曾为北方革命策源地的保定二师。但我到了那里只象一个过客,一个旁观者,带着一些仰慕和叹服的心情匆匆而过。而唯对宣师,情有独钟,在我心目中她水远是众多中师中最璀璨一颗明珠,每想到或提及到她,那种可钦、 可敬、可爱之情便油然而生,一颗眷眷的寸草心里,始终珍藏着母校的三春晖。

我眷恋母校,怀念母校,最怀念的是那些尊敬的师长。我在宣师学习时,还正值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宣师也正在创业的时候,当时政治环境相当宽松、和谐。校长郅寒雨是个标准的老革命,很有度量、魄力和胆识,颇有当年蔡元培先生治理北大时提倡的那种“兼容并包"精神,学校从全国各地,尤其是从历史文化古都北京招聘来一大批有才学的教师,真可谓名师荟萃。他们中象李革痴、黎子鹤、赵斯平、范凝池等老先生解放前都曾是大学的教授、学者,如其中黎子鹤先生在解放前就曾任过北师大校长。他们学识渊賻, 著作等身。 还有一大批中青年教师,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的,有很高的专业水平和教学经验。当时学校里,中老年教师居多, 就连已年过半百的体育老师任棣先生仍很有朝气地带操喊口令,作示范动作。青年教师寥寥无几,而且还要从最低的台阶“拾阶而上" , 象后来担任过宣师校长的曹四维老师,就是一步一个脚印,从基层逐步走上领导岗位的。

我的第一位班主任是王崇甫,是北京人,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由著名的辅仁大学毕业。 他很有风度, 端庄、潇洒、文雅,不论衣着、发式、姿态、举止都给人以楷模的形象,很令我们崇拜、尊敬和信赖。 他从不疾言厉色地批评学生,但他的学识、教学水平和风度等在我们这些青少年身上似有一种“光环效应" ,因而,对他给我们的教育、管理,我们都心悦诚服。他是学生物学的,因此一直教我们生物学,直到毕业还在教我们《达尔文主义基础》。他能居高临下地驾驭教材,通过他的讲解和充分利用图片、模型、观察切片乃至课堂实地解剖动物等教学手段,把一些深奥的生物学知识,如生命起源、物种选择、进化、遗传、变异、进化规律以及不同动植物的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学知识都讲得有声有色,引人入胜。他有很高的英语水平,可惜在当时未能派上用场。我就看见过他上大学时的笔记,清一色的英文书写、画图都好象铅印的书本一样,令人叹服。从王崇甫老师的身上我深深感到教师的威信莫过于用自身完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这种威信是综合性的,既有外在的,更有内在人格方面的,有感情方面的,还有智能方面的。 他成了我多年孜孜追求的目标。

令我难忘的另一位教师是教我们历史的郭辅先生。他中等身材,微微有些发福,有一双睿智的大眼睛,穿着朴素,常年和我们一起在学生食堂用餐,十分难得。他也是名牌大学毕业的,教我们近代史和现代史。他对教材都早已吃透,讲课从不看教材或教案,且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给我们再现一幅幅动人心弦的历史画卷。 他讲课很有激情,绘声绘色,常常把我们卷入历史的洪流之中,使人听得如痴如醉。 他还擅长透过纷繁的历史现象,揭示历史发展的过程和规律,使唯物史观深深扎入学生心中。他古典文学造诣也很深,在他讲课中常常牵出一串串古典佳作名句,讲得是那样娓娓动听、妙趣横生。 听他的讲课真是一种享受。

学者型的黎子鹤、范凝池先生都先后担任过我们的语文课。 到了中师, 正值语文教材实行文学和汉语分家。文学课本以文学史为序 ,编选了诗经、 楚辞、诸子散文 、左传、战国策 、史记、汉魏乐府诗、唐宋古文、唐诗、宋词 、元杂剧、元曲等各时代的代表作品,而教我们的老先生恰恰都是精通和擅长教古典文学的,他们讲起课来真是如鱼得水, 游刃有余。 他们对作品常有许多独到见解,善于发挥和旁征博引,使我们眼界大开。讲课中有时还引出自己的诗作佐证。 黎子鹤先生的诗作《赠梅兰芳》中的“绝艺能传真善美" ,悼亡诗中的 “ 双鹤移剩独鹤在"等佳句 ,我至今记忆犹新。他们从不照搬课文注解,却能深入浅出,把艰深的古文讲得兴味盎然。他们在课堂上读起古词来更是韵味十足。记得在学楚辞《涉江》和《国殇》时,乍读起来总觉得不顺口 ,后经范凝池先生从音韵学角度上一点拨, 便豁然开朗。 作为中国瑰宝的古典文学, 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本来是艰深和祜燥的, 但一经他们讲读便觉得很有兴味,不仅读懂了, 理解了, 而且还感到文学味十足:那丰满的人物形象,生动有趣的情节,情景交融的画面,引人人胜的意境,那独具匠心的表现手法和那富有特色的语言风格,都能使人心领神会。他们为我们在古典文学方面打下了较坚实的基础,真是功不可没。在他们的要求和引导下,我们还能把讲过的大多数课文都背诵下来,象课文中选的《诗经》、《楚辞》、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包括象《瑟琶行》那样的长诗)、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的散文和许多优美的唐诗、宋词、元曲至今都能流利地背出来,真是受益终身。我自己工作后也当了语文教师,而且还算得上称职、合格,除了后来学了中文专业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宣师被那些满腹经纶的老师们培养起来的文学兴趣,提高了的文学素养,可以说,我是被宣师的老师们一步步领进了文学殿堂的。

还有许多老师令我终生难忘。象被同学们喻为“活地图"的地理教师温晋(他把地图挂在黑板上,面对学生讲课,讲到哪个城市,背对黑板用教鞭往身后的地图上一指就正好指在那个城市所在的位置,其熟练程度,令人叹服), 厚道朴实的数学老师曲玉阶,朝气勃勃、嗓门很大的化学教师徐观龙(他在中师还担任过我们一段班主任,管理有方),在艺术上堪称“文武昆乱不当"的音乐教师马道生、张永庚和美术老师张西元,魁梧刚健的体育教师白忠斌,后起之秀李中、夏玄干 (分别教我们教育学和物理)。。。。。。,他们都是宣师的创业者和辛勤的园丁。由于他们的辛勤耕耘,无私奉献,才使母校英才辈出,桃李满园。

我怀念母校,怀念她那优美安静的校园环境,更怀念她那优良的育人环境、健康文明的生活环境和宽松、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在我的记忆中,校园及其周边看不到任何歪风邪气,更看不到腐败和邪恶。当时我们接受的教育和影响几乎都是正面的、健康的。那时,我们崇拜和学习的榜样是前苏联革命小说中的卓娅和舒拉,是保尔、伏契克,是中国的保尔一吴运铎以及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当时,我们也唱“流行歌曲",那是《歌唱二郎山》、《我们的新疆好地方》、《志愿军战歌》和诸如《喀秋莎》等一大批前苏联革命歌曲。课间活动跳跳《青年圆舞曲》等集体舞。记得中师二年级时,我们全年级三个班150多人, 自排和自演了冼星海的全部《黄河大合唱》,合唱 、重唱、 男女声独唱、对唱、 轮唱以及朗诵、伴奏、指挥,全都山我们同学自己承担,演出时气势恢宏,歌声嘹亮,原汁原味,效果相当之好,它成了我们“ 57 "届全体同学向母校献上的一份最珍贵的礼物 。

回忆当时宣师实施的教育,那是地地道的素质教育。又红又专、文理艺体并举,全面发展。春风化雨校园情,点点处处传教泽。素质教育来自方方面面,时时处处,没有大套的理论灌输,也没有板着面孔的说教,更没有“抓阶级斗争"。我们这些未来的人民教师,在春风化雨中铸造了师魂,陶冶了师德,培养师能,塑造了师表,一批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民教师被输送到燕赵大地乃至北京、山西和祖国各地,母校成真正新型人民教师的摇篮。

悠悠岁月,往事如烟,当年的往事都已成为久远自历史。据闻,母校的旧时容颜早已不复存在,现代化的设备已扑面而来;当年的师长们都已垂垂老矣,有的已经作古。然而饮水思源,作为宣师千万个莘莘学子的我和我的同学将永远怀念他们,永远不忘母校的培养。

宣师,愿你青春永驻,再创辉煌。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