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师,我的母校,曾享誉张宣,
这所培养教师的摇篮,
培育了众多遍布张宣城乡的教师骨干,
春华秋实,芬芳桃李,
古老的校园,记着那辉煌的昨天。
打开尘封的记忆,
透过岁月的漫漫尘烟,
百年前的今天,
弥陀寺院竖起“直隶五师”的牌匾。
从此,
古朴幽静的院落,
迎来了一批批投身教育的青年。
宣化师范,边区教育的沃土,
播散着知识的种子,培育了教育英才。
庆百年,母校在呼唤,
离校的学子想邀您屈膝长谈。
庆百年,当年一幕幕情景再现,
曾记否,三尺讲台,绘声绘色,激情满满。
仰视恩师,谈吐不凡,
师生摸爬滚打齐心攻坚克难。
校史钩沉,历历往事心间:
战事频仍不断,学校师生疏散。
为迎接解放,为了教育事业,
父辈以校为家,撑起了这份重担。
守护教学设备,坚守在古老的校园,
成为宣化第一个步入正轨的校园。
那勇于担当的老一辈让人怀念,
解放后,第一任校长郅寒雨,
这是一位早年投身革命的老共产党员,
身先垂范,带出了兢兢业业的教工中坚,
奠定了出新时代教育的远景发展。
修校舍,平操场,
偌大的文化大礼堂的筹建。
栗主任全身心投入,全程监管。
全校师生齐心协力。
旧校舍面貌换新颜。
科学实验室设备齐全;
音乐教室,琴声飞扬,动人心弦;
六角亭,图书馆,倾心读书,孜孜不倦;
大礼堂里,师范生才艺尽情展现。
铜佛像前,校农场中,师生忙碌在其间,
德,智,体,美,劳。
宣师的新型教育呈现出绚丽色彩。
然而,前进的步伐也有磕磕绊绊,
特殊的年代,教育的荒芜,
长廊教室里读书声渐远,
五龙壁前文斗武斗声不断。
本应难舍的师生情,同学谊不见,
忆往昔,心绪难安。
当年风华正茂的学子,已步入古稀之年。
庆幸的是,赶上中国梦的好时代。
我们看到母校与时俱进,步步稳健。
这令人欣喜的发展,
这些成就是那样坚实而不平凡。
庆百年,光阴荏苒。
回眸,昔日岁月的峥嵘稠。
呼唤,传承师训,师德教诲和责任感。
学友们,紧握手,衷心祝愿。
愿母校带着历史的荣耀,奔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作者:栗晋梅 栗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