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实验室——中南林业科技大学_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 线上棋牌平台官方版 
大学库管理系统

土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实验室——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1、科研队伍

土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实验室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自筹建以来,十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科研队伍不断壮大,为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目前,实验室拥有研究人员25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9人,副高职称10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2人。从学历构成来看,目前具有博士学位的有14人、硕士学位6人、学士学位5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76%。从年龄构成上看,研究人员中45岁以上2人,35-45岁17人,35岁以下6人,年轻研究人员的比例为92%。整体上已形成了以教授为学术带头人,以高学历、高层次人员为骨干的结构合理、层次完善的学术梯队。

2、研究方向

2.1 水污染控制与湿地技术

(1)水污染物质的化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行为。重点研究污染物的吸附理论与有效性模型;污染物降解和转化机理;水污染监测原理与手段等;

(2)水污染的生物控制——人工湿地技术。重点研究高效微生物种群的筛选、超积累植物的选择与应用技术;湿地生态系统的净化机理,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构建与应用技术等;

(3)污水处理新型生物反应器技术与工艺研究。重点研究可适用于城市污水和多种工业废水处理的高效生物反应器的构建、反应机理、处理性能及工业化应用等。

2.2 土壤污染与修复

(1)土壤-植物系统中典型污染物的环境效应、迁移转化机制及污染预警。重点研究土壤重金属、表面活性剂、化学肥料等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典型污染物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水平上的生物学效应及其生物标志物的筛选等;

(2)多种污染物复合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污染控制。重点研究酸沉降与重金属复合污染、表面活性剂与重金属复合污染等的环境效应、演变规律及其污染控制机理,典型流域与区域的农业面源污染物的削减与消纳减排技术等;

(3)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重点研究典型工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环境风险,适合于各类工矿区污染土壤的高效及环境友好型生物、化学修复技术。

2.3 清洁生产与新型资源化技术

(1)表面处理及有关重污染行业的清洁生产技术。重点研究3R型电镀及电子化学品的设计、配方,化学品再生,重金属无损分离与在线回收,3R一体化设备集成技术等;

(2)环境友好型化学品及关键中间体的设计与应用。重点研究氰化物、铅、镉、铊等高毒害化学品的替代品的构建,环境友好型精细化学品或关键中间体的分子设计、配方设计,新型环境友好型化学品的应用功能及环境影响评价等。

(3)清洁能源技术。重点研究农、林业废弃物资源化及能源化技术,包括生物柴油技术、颗粒化生物质燃料技术等,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能源技术体系。

3、阶段性成果

实验室近5年来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攻关项目专题1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948项目2项、科技部项目5项、国务院其它部门项目2项、省级重大项目3项,总经费1100多万元。

近年来,实验室获得科技成果获奖多项,获得专利10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源刊、EI源刊和国家一级期刊论文20篇。

获奖科技成果有:林木立地养分效应配方施肥模型及应用研究(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景观性组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设计与工程技术(国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蚀刻液循环再生机(长沙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专利包括:污水处理组合湿地系统及其污水处理工艺(ZL 200510031468.8)、以溶剂萃取技术从PCB蚀铜液中回收铜的方法(200610032589.9)、蚀铜液中铜浓度的控制方法和设备(200410047003.7)、一种铜蚀刻液及其循环使用方法(200510031482.8)、微蚀液过氧化物浓度、铜浓度的控制方法及循环使用(200510031481.3)、一种含二价铜化合物的溶解锡和锡合金的溶液(200510032043.9)、一种从含铜溶液中分离铜的方法及其应用(200510031974.7)等十余项。

鉴定成果包括:组合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研究与释放(湖南省科技厅,2006年),生物质能源颗粒燃料成型技术(国家林业局,2005)

专利技术“污水处理组合湿地系统及其污水处理工艺”已在湖南省和云南省推广,如长沙市坪塘污水处理厂及中水回用工程、云南晋宁县六街乡龙王塘村人工湿地项目、湘潭市水府庙旅游区人工湿地项目、长沙市圭塘河人工湿地项目、长沙市湿地生态系统项目、长沙市梅溪湖水质保障人工湿地技术项目等。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