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丁一清 陈彦峰 苟小英 赵青瑛】9月20日上午,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建校30周年庆典大会在学术会堂隆重举行。省委常委、副省长咸辉,省政协副主席德哇仓,国家民委科教司副司长夏彦芳,省政府副秘书长张正锋,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陈卫中,省教育厅厅长王嘉毅,临夏州委书记周强,临夏州委副书记、州长马学礼,甘南州委副书记、州长毛生武,甘南州委副书记俞成辉,省藏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杨自才,省人社厅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朱学文,省民委副主任秦耀,学院原党委书记马建华,著名藏学家、学院原副校长赛仓教授,省委组织部干部三处,省编办省直事业处,省政协办公厅秘书处,省政府办公厅七处,省教育厅高教处、民教处,国家知识产权文献部,省文史馆业务处负责同志以及兰州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25所高校,甘南、临夏两州各县市负责同志出席庆典大会。大会由院党委书记李维平主持。
省委常委、副省长咸辉代表省委、省政府向甘肃民院全体师生和校友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她指出,三十年前,省委、省政府为了推进民族地区教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地区团结进步和文化建设,加快民族地区人才培养步伐,从战略高度出发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建立了合作民族高等师范专科学校。200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多年来,国家和社会各界对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大力支持和帮助,特别是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委、省政府在项目审批、资金投入、基础建设、人才引进、专业发展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特殊照顾,有力保障了学院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013年5月,省政府与国家民委签署了《共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协议》,为学院进一步加快发展搭建了广阔平台。
她指出,三十年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师生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把握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坚持“政治可靠、业务适切、扎根基层”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开放的视野、创新的思路、务实的作风,科学谋划,开拓进取,努力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新型民族大学,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在藏汉双语专业建设、师范类人才培养等方面推陈出新,办出了特色、办出了水平、积累了经验,探索出了一条民族地区创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之路,先后为我省和兄弟省区市培养输送两万多名优秀人才,为全省及周边地区经济加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三十年的实际那充分证明,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已成为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成为研究少数民族理论、民族文明以及传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阵地。
咸辉就学院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四点希望和要求:一要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继承优良传统,借鉴先进经验,发扬自身优势,切实增强广大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奋发有为的昂扬姿态和争创一流的进取精神,努力谱写学院发展的新篇章。二要大力培养合格的高素质人才。要以建校30周年为新起点,树立“以阳光品质办阳光大学”的理念,瞄准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培养需求,聚焦民族地区产业发展需要,抢抓机遇,深化改革,进一步调整专业布局结构,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民族本科院校,培育更多具有远大志向、现代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双语”人才,培育更多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优秀人才,为民族地区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三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要认真学习贯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师范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不断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和水平,引导广大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自觉投身教育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和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四要着力夯实民族团结的基础。要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扎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民族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和宗教观,争做民族团结的践行者和捍卫者,为推动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发展、繁荣昌盛、长治久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甘南州委副书记、州长毛生武代表甘南州委、州政府向学院30周年庆典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说,30年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高举民族团结进步大旗,牢牢把握高等教育办学方向,服务民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传播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平台。30年来,学校引领地方先进文化发展潮流,积极支持民族文化建设,研究、保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极大地优化了甘南的文化生态,在建设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精神家园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甘南走向全国的靓丽的文化名片。他强调,支持好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是历届甘南州委、州政府的重要共识,是甘南文化社会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我们将在甘肃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加强团结协作,优化办学环境,推进地校共建,拓展合作领域,继续举全州之力与学校共谋合作双赢、创新发展。
党委副书记、院长张俊宗在致辞中代表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向莅临校庆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校友、各位老同志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指出,建校三十年来,学校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特别是在中央推动藏区实现“跨越发展、长治久安”战略部署下,在甘肃进入奋力跨越和政策叠加的机遇期,学校抢抓发展机遇,校园建设和条件装备实现了大跨越,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大发展,人才队伍得到了大改善,科学研究实现了大突破,社会服务领域得到了大拓展。他说,学校的每一步发展都包涵着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深情厚意,她见证和反映了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与民族教育的高度重视与关怀,见证和反映了省委省政府对民族地区与民族教育的厚爱与关心,见证和反映了社会各界对民族地区与民族教育的热忱和支持,学校的每一点变化都体现着广大师生员工对民族教育事业的忠诚与挚爱。他说,而立之年的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以崭新的姿态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确定了新的发展目标:通过实施应用技术型本科专业建设工程,使学校成为区域内各类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通过打造民族教育、藏区文化和高原新型产业三大特色,使学校成为区域内科学研究的联通平台;通过民族文化的研究、保存和弘扬,使学校成为区域内文化传承的主流窗口;通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拓展,使学校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强阵地。
兰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安黎哲代表兄弟院校致辞,他说,三十年的风雨历程,见证了甘肃民院师生立足甘南藏区默默坚守、不断耕耘的足迹,彰显了甘肃民院人践行“阳光大学”的理想。建校以来,学校源源不断地为民族地区输送了大批实用性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谱写了一部大爱无华、自强不息的壮丽篇章。多年来,甘肃民院与省内外兄弟院校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在长期的交流与合作中,建立了密切的联系,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今后的岁月里,我们愿与甘肃民院以及其他兄弟高校一道,同心协力、共谋发展、共书新篇,共同铸造陇原高等教育新的辉煌。
在建校30周年之际,教育部民教司、科教司,国家民委、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云南省教育厅、甘肃省科技厅、西藏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临夏州委州政府等单位及中国藏学中心副总干事洛桑·灵智多杰,省发改委副主任王砚,《香巴拉并不遥远》曲作者边洛先生等个人纷纷发来贺电或致电表示祝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新社、甘肃省电视台、甘肃日报、中国甘肃网、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甘南电视台、甘南报社等新闻媒体参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