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中的信阳学院人】赵国权:如果教育有时长,那它一定是一生_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 线上棋牌平台官方版 
大学库管理系统

【奋进中的信阳学院人】赵国权:如果教育有时长,那它一定是一生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人物介绍:赵国权,男,河南荥阳人,教育学博士,日本中央大学访问学者,信阳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庙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河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硕士生导师,民盟中央参政党理论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民盟河南省委高等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主持及参加国家社科、省社科基金等各类课题多项,多次赴日本、韩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国以及港澳台等地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2022041577318.jpg

在学校学术交流中心通往社科楼的道路上,常常会看到一位虽愈花甲,但看不出岁月的沧桑,儒雅、帅气、潇洒、快步似流星的学者,他就是信阳学院教育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庙学研究中心主任赵国权先生。

心系庙学,赓续前行

退休不褪色,余热映初心。“即便是退休之后,也是一个新的开始。我将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努力前行,做一个更加出彩的‘大学人’。”赵国权教授曾在母校河南大学的微信公众号里这样说。随后,他被聘请到信阳学院教育学院做全职教授和学术带头人。为兑现自己的诺言,赵国权教授牵头申请成立了“信阳学院中国庙学研究中心”,这是目前国内高校中第一个庙学研究机构。为将庙学研究中心建设成为全国庙学研究的主阵地,他组织成立了一支庙学研究团队,一方面将校内担任过教育史课程及有教育史学科背景的青年教师组织起来作为中心研究员,同时聘任全国人大常委、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周洪宇教授为总顾问,还聘请国内及韩国文庙研究者为校外兼职研究员。

新的作为必然有新的气象。2021年,赵国权教授牵头申报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国家一般)课题《中国历代庙学史料搜集、整理与数据库建设研究》获批,这也是信阳学院所获批的第二项此类课题,对民办高校来说实属不易,也是赵国权教授执教信阳学院所带来的一份厚礼。一般课题申报人,都会找一些外校学有成就者作为课题组成员,以便更有把握获批。而赵国权教授则不然,没有借用外力,全是学院的青年教师。个中缘由,诚如他所言:“我想借用课题这一平台带好一个团队,通过做课题来历练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升他们的科研水平,使他们能尽快地成长为学院的科研骨干。”同事冯海燕老师说道:“赵老师非常愿意在科研上带我们这些晚辈,他带我参编著作,一起成立庙学研究中心,参与他的国家项目,告诉我如何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如何写作科研论文,非常感谢赵老师给我这些机会和指导,让我有更好的平台和机会提升自己。”在开题报告会上,王北生校长对赵国权教授潜心科研的精神及课题研究的价值予以高度肯定。

甘为人梯,奖掖后学

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赵国权教授在母校执教37年,桃李满天下,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来到信阳学院,站在三尺讲台之上,他丝毫没有懈怠过。在他看来,“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本科生培养质量也是高等学校的生命,大学要想更好地生存,不断提升竞争力,必须做到‘以生为本’”。每一次上课,赵国权教授都会提前15分钟到教室,将自己的学识传授给每一位学生,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位学生身上。谈起他,学生有口皆碑。21级教育班的康星宇同学说道:“赵国权老师是一位治学严谨的老师。他讲课不拘泥于课本,旁征博引,以自己的方式诠释课本,深入浅出。在我们学生眼里,他不仅是一位学识渊博的教师,还是我们的人生导师,在我们学习和生活方面给予我们很大的鼓励和帮助。”赵国权教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将课堂笔记、课前家乡教育史演讲、读教育名著及万字读书笔记作为平时作业,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对中国及家乡教育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刚开始,不少学生有畏难情绪,但一个学期下来,又有不少学生深为家乡悠久灿烂的文化感到自豪和骄傲,还有学生在万字读书笔记中写道,“学会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思考问题”。

每到期末考试结束,青年教师会主动要求帮助赵国权教授改卷子和登记成绩,但都会被他拒绝,一来“这是职责所在”,二来“不忍心加重青年教师的负担”,他总是亲力亲为。而每当有青年教师申报课题或撰写学术论文而有求于他时,他则有求必应,不仅在第一时间予以答复,且无数次地“问诊把脉”,大到标题小到标点符号,都一一提出修改意见。有位老师在微信中感动地说:“每次接受您的指导,我都特别有动力”“最喜欢向赵老师请教问题啦,每次聊天都如沐春风”。

赵国权教授除教学和研究工作外,目前还身兼数职,如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童蒙文化专委会常务理事、河南省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孔子学会理事等学术职务;又如民盟河南省委高等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开封市政协常委、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民盟开封市委参政议政专委会主任、民盟河南大学教育支部主委等社会职务。虽事务繁忙,但他都能坦然面对。“教师的主业是教学,教学永远都是第一重要的。而作为学者和党外人士,其他工作也是使命所在,必须尽职尽责,方不负大家的厚望,不负时代的重托。”

抟心揖志,砥砺深耕

凡熟悉赵国权教授的人都知道,在他53岁时,毅然做出考博的决定。“穆桂英53岁挂帅,我也能53岁考博”,他如是说。周围的人不理解,“都当教授多年了,也快退休了,还折腾个啥,图什么呢?”他给予的答案,一是要“圆自己一个读博梦想”,二是要“寻求学术之根,扎根中国大地做研究”,三是要“跨过学术高原期以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他从报名、考试到面试,深深体会到考博不易,最终被著名教育学家周洪宇教授收为弟子。入校后,他辞去系主任职务,踏踏实实地做了三年的学生,近40万字的博士论文在盲审时,三位专家均评价为“A”,成为教育学院少有的“三A博文”。答辩时,浙江大学资深教授、著名教育学家田正平教授对其博文给予高度评价。他的求学经历和研读精神,也被不少同事当做励志故事讲给本硕生来听。

经过三年的博士历练,赵国权教授对学术研究有了新的认识。“从事学术研究必须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专注于某一问题或某一领域研究,好似炒股一样做‘长线’而不做‘短线’研究,只有持之以恒地长期积累和思考,才能成为真正的专家,才能把握住该研究领域里的话语权;二是必须得有自己的学术思想,学术领域的大家都是有自己的思想的。”赵国权教授不仅这样说道,也正因为他的这种思想与精神,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着,才成就了今天的他。2021年11月,他与同事一起主编的《中国教师与学生史研究》《外国教师与学生史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在今年的春暖花开之际,赵国权教授又收到山东教育出版社寄来的一套丛书,这是他作为副总主编的、获得202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中国文庙研究丛书》第一辑(13本),这也是目前国内第一套文庙个案研究丛书。在研究生的协助下,他还撰写了《郑州文庙研究》一书。著名学者刘海峰教授、邓洪波教授对这套丛书都给予高度评价。刘海峰教授说,这套书是“对儒家文化及文庙文化的最好弘扬”“有助于增强民众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有助于一门新兴学问‘文庙学’的建构与成熟”。

有的人退休后功成身退,赵国权教授则想着“学无止境,继续做追梦人、圆梦人,只因学术研究是我的生命!”在谈及未来规划时,他表示,在协助总主编周洪宇教授继续推进《中国文庙研究丛书》第二辑创作的同时,加快中国历代庙学史料搜集整理研究的进度,尽早将多卷本的《中国历代庙学史料集成》纳入编辑出版日程,使之成为国内外第一套《中国庙学史料集成》,然后再推进庙学专题研究和庙学通史的创作。

“承载着教育文化传承使命,我愿负重前行。”临别时,赵国权教授郑重地对记者说。

祝愿赵国权教授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愈走愈远、愈飞愈高。( 编辑:白杨)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