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物流航运管理系统工程重点实验室”于2005年3月被辽宁省科技厅批准为省级重点实验室,2006年11月通过了辽宁省科技厅的评估。
本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由大连理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国务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评审专家)杨德礼教授担任。
主体是大连海事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该学科具有一级博士点、一级硕士点学位授予权,具有辽宁省创新团队和辽宁省重点学科),联合物流工程学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计算机应用与数学应用学科与相关专业的教授、研究生、国内外同行专家所组成,实验室主任由交通运输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负责人陈燕教授担任。
该重点实验室是教学和研究的重要基地,也是培养研究生的主要实习基地,同时也将此作为对外开放和交流的窗口和联合开发应用研究项目的重要基地。
重点实验室的总体定位——立足物流交通领域,立足辽宁省,立足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计算机应用、经济学、信息技术等多学科与交叉科学,解决经济建设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
重点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按照研究内容大致分6个子课题:
子课题1——异构、多维交通信息整合方法与技术研究,主要包括物流航运公共信息平台建立方法、形式化定义与知识描述、多源信息集成技术的应用研究;
子课题2——多维交通信息组织与管理的研究,主要包括:复杂(多维)业务信息的组织与存储、物流数据仓库建立的机制,即面向复杂业务主题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及应用研究;
子课题3——基于航运交易市场的航运指数、信息增值模型、货源预测模型系统的研究;
子课题4——基于物流航运领域的数据仓库的数据挖掘模型、群决策与智能支持系统的应用研究;
子课题5—— 城市物流系统、多式联运、运输路线的优化、安全运输、动态监控管理等综合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
子课题6——交通运输管理模拟与物流模拟系统的应用研究。运用虚拟现实技术,采用将3G与MIS集成技术,进行以订单为驱动的物流业务可视化流程显示与应用模拟系统软件的应用研究。
近五年承担和完成国家级项目21项(主要的研究项目有:多维数据与空间数据集成环境下数据挖掘模型的研究、商业中心空间分布及其对城市交通影响的基础分析、道路交通环境负荷分析模型及削减对策的基础研究、我国群岛区域空间结构深化驱动机制及支撑系统研究、电子产品组装系统优化调度的模型与方法、我国数字化运输与物流市场机制理论及运作模式研究、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协调调度问题研究、沿海区域海陆经济互动的产业结构及空间结构效应研究等研究项目);
省部级项目46项(主要有:应用GPS、GSM进行车辆定位与管理系统的开发、基于博弈论的港口竞争均衡分析及港口网络目标评价理论研究、辽宁省航运管理信息系统、物流航运业务流程管理优化与决策关键技术研究、东北亚航运中心电子商务平台等研究项目),其他项目61项,其中推广应用项目7项;
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SCI、EI和ISTP检索论文100余篇,申请专利1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6项、获得市级科技奖项12项、其他奖励20余项。
实验室将立足辽宁省,力争解决本省经济建设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面向交通物流行业进行深入研究,将该重点实验室建设成具有物流航运特色的重要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