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英慧——吕梁学院
简介:
卫英慧,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山西省高等学校青年学术带头人。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山西省高等学校青年学术带头人。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兼任中国体视学会金相与显微分析分会常务理事,山西省腐蚀与防护学会副理事长,山西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其中被EI、SCI收录360篇。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山西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出版编著(教材)18部;授权发明专利55项。2011年1月任太原理工大学纪委委员,2011年6月任吕梁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1991年7月毕业于太原工业大学材料系获工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7年7月于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2004年9月至2005年8月在日本北海道大学工学部做访问学者。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山西省高等学校青年学术带头人”,2006年入选“山西省333人才工程”。
主要从事纳米材料、工程材料的组织及性能优化、镁合金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方面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471070),研究不同结构的原子在纳米材料中的扩散情况,并提出一种复合表面处理方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644041)的资助下对镁合金的组织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镁合金强化的机理。在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4-0257)的资助下研究了纳米碳材料的制备结构和性能。在工程研究领域,先后完成了多项课题,其中参与了国家863计划(2007AA03Z555)子课题,并负责主持完成了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归国留学人员基金和山西省技术攻关等多项省部级研究项目。讲授《凝聚态物理》、《纳米材料》、《材料科学概论》、《金属材料学》等专业课程。现指导在读博士研究生10名,硕士研究生19名。
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其中被SCI、EI检索收录60余篇次,经过国内联机检索,论文他人引用150多次。出版专著(教材)5部,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山西省科技进步奖和山西省自然科学奖5项,申请和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
主讲课程:
金属材料(本科)、材料热力学(硕士)、纳米材料(硕士)、凝聚态物理(博士)。
成果:
1.发表学术论文120篇
2.获准专利一项(第二完成人);申请专利三项(第1、第3、第5)
3.山西省科技进步理论成果二等奖一项(第1完成人,1999年12月);
山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纳米晶块体材料的制备、结构表征及性能研 究(第一完成人,2006年12月)
4.获山西省首届青年科技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5.教改成果“材料类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通过山西省教育厅组织的鉴定。
6.获山西省首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
7.1999年~2005年论文被EI、SCI、ISTP收录17+22篇次。有4篇被他人引用11次(国外联机检索);国内联机检索有17篇被他人引用52次。
8.“纳米材料与应用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5月。
“镁合金的腐蚀与防护”,(30万字),编著,2007年5月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年5月重印
“材料大典”,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年出版(材料热处理,10万字)
承担项目:
1、铝合金的表面纳米强化方法研究 (主持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110446.0万元)
2、945钢成分、组织结构与性能优化 (主持 与太原钢铁集团公司合作课题 9.9万元)
3、超常物理条件下纳米微粒的接合机理及界面的研究 (主持,教育部重点项目5万元)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471070,24万)
5、山西省青年学科带头人基金项目(10万,负责)
6、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50万,负责)
7、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万,负责)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万元,50704041)
9、2008年山西省科技厅攻关项目(25万)
10、2009年省人事厅项目(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