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八成教师认为工作量大
调查数据显示,近八成教师认为总体工作量过大。其中58.3%的教师感觉比较重,19.0%的教师感觉非常重,1.3%的教师感觉难以应对。只有0.3%和0.9%的教师感觉自己的工作量非常轻和比较轻,20.2%的教师感觉工作量一般。
具体到课堂教学工作,六成以上的教师感觉课堂教学工作量重。只有0.2%和2.5%的教师感觉自己的课堂教学工作量非常轻和比较轻,31.3%的教师感觉适中,50.8%的教师感觉比较重,14.2%的教师感觉非常重,1%的教师感觉难以应对。这一数据与教师批改作业的工作量基本一致。
就非教学工作量而言,有近六成的教师感觉非教学工作量比较重。其中43.62%的教师感觉非教学工作量比较重,11.71%的教师感觉非常重,2.91%的教师感觉难以应对,36.71%的教师感觉非教学工作量一般。
这些数据在对新西兰中学教师工作量的调查中也得到印证。75%的新西兰中学教师表示自己的工作量比较重,73%的教师表示难以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自己的工作,71%的教师表示工作量影响到自己的教学质量,66%的教师表示自己很少有时间为同事提供专业支持,57%的教师在家庭和工作之间未取得良好的平衡,52%的教师表示无法管理自己的工作量,43%的教师表示工作量严重影响到健康,39%的教师表示很少有时间去更好地了解学生,28%的教师迫于工作量大考虑退出教师职业。
对行政文案工作认同度低
教师对工作量不满既有对工作总量过大的厌倦,也有对某些工作任务认同度低的无奈。比如日常文书整理,记录学生进步,分析、汇报和收集有关数据,严格按照细节和格式要求备课,等等,过多不必要的或行政工作占用了教师大量工作时间,大大增加其工作量。
在访谈中笔者发现,教师对形式化的行政工作非常反感,尤其对应付教育行政部门的各项检查,整理各种文字材料怨言颇多。教师普遍反映,现在学校要求教师每周都要做业务学习和政治学习笔记,甚至对抄写字数都有明确要求,给教师带来了繁重的负担。
英国对中小学教师工作量的调查也表明,教师对工作缺乏控制和拥有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被迫做大量文件和文书工作,而在教师心目中这类工作与教学没有直接关系,应该由教辅人员来完成。
认可加班但需有“度”
多少工作量是教师可以承受的?教师对理想工作量又有什么样的期待?调查显示,教师认同在法定工作时间之外投入一定的时间从事相关工作,但是需要在合理的时间框架内。
教师认为可以接受的工作模式有以下几种:一是每天在学生到校前或离校后在学校多工作一个小时;二是在一周五天工作日中,每天晚上用两个小时批改作业、备课;三是在必要的情况下每个周末用1-2个小时工作。
就周课时量而言,九成以上中国中小学教师希望周课时量在15节以下。其中,48.7%的教师希望周课时量在10节及以下,47%的教师希望周课时量在11-15节之间,只有4.3%的教师希望周课时量为16节以上。
倡议降低非教学工作比例
教师希望集中精力做好教学及相关工作,如做好教学计划,精心备课,顺利上课,有充足的时间批改作业和组织有关考试评价,与学生和家长进行充分交流,了解、掌握和反馈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这就需要剥离教师额外的、不必要的工作任务,降低非教学工作在整体工作中的比例。68.1%的教师希望教学工作与非教学工作比例在3:1及以下,只有18.6%和13.3%的教师希望教学工作与非教学工作比例为2:1和1:1。
加拿大的研究也表明,教师认为工作中最重要的前7项活动分别是教学、备课、评价学生、与家长交流、对学生的额外工作、填写学生报告卡和修改课程;最不重要的7项工作分别是资金筹措、支持教辅人员、行政会议、值日、行政任务、参加学校委员会工作和吃午餐。
调查中,教师既希望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保持工作与生活平衡,又希望政府、学校和自己共同加强工作量管理,拥有对工作量的控制权和自主性。教师认为,有效减少工作量和工作时间,首先应该减少校内外文书工作和行政工作,保证法定工作时间用于备课和批改作业。其次应该加强教学支持,配备更多教辅人员,剥离教师管理学生午餐和课外实验室活动等职责,缩小班额,保证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备课和上课,以及提供更多专家支持。
一个重压之下精疲力竭的教师何谈创造力?一个没有职业幸福感的教师何谈培养追求幸福的学生?一个缺少专业自主性的教师何谈拥有高质量的教学?可以说,教师工作量是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关注产出更要关注投入
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要落在以学生为本上,而且也要落在以教师为本上,教师与学生作为教育活动中两个“人”的要素,均需得到发展、完善和成长。目前,社会各界给教师群体频频施压,舆论关注师德,期待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关注师风,期待教师成为学生的“替代父母”、良师益友;学界关注师能,期待教师成为教学研究者、课程开发者,等等。这些要求和期待不无道理,但是如何使其落地?这就需要我们真正关心教师的工作量。
教师工作量关乎教师投入多少时间、完成了哪些教学及其相关工作任务,与教师职业幸福感、师资科学配置以及教育教学质量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表明,当前教师工作任务超负荷、工作时间无界限,工作责任无限扩大,导致教师工作压力大、职业幸福感和职业认同感低。2007年,欧盟委员会对27个国家中小学教师进行压力调查,发现教师工作量大、角色过度位居教师压力源的前两位。而教师工作量导致的工作压力,不仅是因为过长的工作时间,还包括多样化的工作性质和工作要求.
要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明确教师工作量标准,科学配置师资,合理确定教师工作量,确保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这项核心工作。只有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备课,才能更好地上课;只有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只有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反思教学,才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合理分配教师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是教师工作量最直接的体现,工作时间包括工作时间总量和工作时间的分配。已有调查显示,国外教师每周工作50小时以上,均超出了法定工作时间的25%。
在对教师工作量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英国教师协会(National Union of Teachers)提出教师工作时间公式。每周合同工作时间=22小时教学+5小时批改作业与备课+5小时其他工作。每周实际工作时间=合同工作时间+5小时个人时间用于批改作业和备课=37小时。但是,这些研究并未将教师专业发展时间摆在突出位置。
合理确定教师工作时间,首先需要明确三个要素:一要明确教师总工作时间,即每周教师需要工作多少小时,保证教师有充足的个人时间休息;二要科学分配工作时间,教师的核心工作是教书育人,因此首先要明确教师课堂教学时间,保障其备课、批改作业的时间,确保教师职责履行到位;三要明确教师自主学习和参加专业发展活动的时间,保证教师在工作日范围内有机会进行教学反思、个人规划以及与同事合作。
同时,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法定工作时间与用于工作的个人时间之间的关系;二是处理好教学时间与非教学时间分配的关系;三是处理好专业工作时间与行政工作时间的关系。
笔者认为,如果教师每周教学时间为20小时,那么至少也要有20小时用于备课、制定教学计划和批改作业,以及4小时专业发展时间和2小时其他工作时间。
明确核心工作是教书育人
教师工作任务是教师工作量的核心载体,合理确定教师工作量,必须明确教师的工作任务。教师工作任务是教师职责角色的外化,明确教师工作任务应该回归教师职业角色。目前,教师工作任务内容较多,从重要性上分为核心工作与辅助工作,从内容上分为教学工作与非教学工作,从可视度上分为显性工作和隐性工作,从性质上分为专业工作与行政工作。
笔者认为,教师工作任务可以分为四层。第一层是教师的核心工作任务,即教书和育人,这两个任务是相互交叉的;第二层是直接为第一层工作服务的相关工作,包括设计教学计划、备课和对教育教学进行评价,如批改作业、组织考试等;第三层是支撑前两部分工作的保障性工作,包括专业发展、专业合作、沟通交流和学习现代技术四个方面;第四层是其他行政性和辅助性工作,包括参加有关会议、对外联络、辅导和组织学生课外活动以及参与有关决策等。
充分考虑工作量可承受度
影响教师工作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国家教育体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工作量的影响最大,特别是国家实施新的教育改革、课程改革,重视对学生学业成绩评估,都会加大教师工作量。学校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安排方式也会影响教师工作量,如安排教师承担过多行政工作,参加各种行政会议,撰写文字材料等。此外,社会、家庭和学生对教师的过高期待也影响教师工作量。
笔者建议,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实施新政策之前要进行充分的调研,掌握政策具体执行者的认识和看法,考虑教师工作量的可承受度;地方政府要为学校配备更多教辅人员、行政人员和专业人员,一方面减轻教师辅助工作和行政工作量,保证教师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另一方面为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支持;学校要科学设岗、合理分工,控制教师教学工作量,保证其备课以及批改作业的时间;教师职业只是众多社会职业中的一种,是职业就有边界,无论是道德还是专业,无论是权利还是义务,都是有限度的,社会和家庭应该对教师工作给予更多理解和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