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市沙头角中学,一提到年年把关的高三语文教师鄢秀锦,学生、家长、社会,都知道她是用知识、艺术和爱滋润学生的园丁,她手上好象有拯救世界万能良药,什么样泥娃娃、瓷娃娃,都能变成珍珠、宝贝、金娃娃。她的眼里,永远没有差生。沙头角中学连续七年在深圳市线上棋牌平台网址 取得重点中学进步率第一,她功不可没。
她,中共党员, 1996年就读于辽宁大学,获文艺学硕士学位,中学高级教师。自1989年起至今一直从事高中语文教学,近8年来一直担任高三毕业班教学工作。辛勤汗水换来学校、社会的多次肯定:共获“南粤优秀教师”等13项荣誉称号。
一、灌满知识一江水
做为教师都知道,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一缸水、甚至是一江水,要源源不断,才能满足高三学生需要。为此,鄢秀锦老师虽然是语言文艺学硕士,但从不满足现状。特别是将文学艺术与现代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结合,是她的追求。 她抓紧一切时间广泛阅读,拓展知识视野,了解最新动态,完善知识结构。鄢老师能够更好地把握教材体系,科学处理相关内容,教学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源头活水使她业务强,水平高。多年的执教实践,她对语文教学也有很多感悟。她非常赞同“大语文观”。她常常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坚持长久,获益匪浅。从学生的语文成绩上看,效果很好。时至今日,毕业了的学生还记得起那时的情景呢。她的语文课仿佛为学生打开了一扇心灵之窗,这样的教学内容更丰富,课堂气氛更活跃。她积极参加课题研究,认真撰写论文,其参编、发表及获奖论文达30余篇,各类优质课8项,指导学生参赛获奖10余次。
二、燃烧艺术激情趣
教师们都知道,语文课最难教,高三语文则难上加难。想要学生爱学、肯学、学有成效,教师必须用教学艺术,点燃学生情趣之火。为了上好每一堂课,鄢老师常常是备课、推敲到深夜,甚至一两点钟。每教一篇课文,她都会提前一周甚至更多的时间去研究。不一定动笔写教案,但脑海中已经有了这个事,每每读报、看书、作事,甚至休假时,都会把所看到的内容与之联系到一起。在教《琵琶行》时,诗中写到“轻拢慢捻抹复挑”,她不太懂音乐,对其中琵琶女弹琴的动作描写理解不清。于是,她就来到学校附近的“巴赫琴行”向乐师求教,那位乐师很认真地为她做了示范并讲解,她才对每一个动作有了直观的感受,再为学生讲解时,她也“照猫画虎”地比划着,不一定像,但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学习的热情高了,效果很好。
高三年级的课有它的特殊性,指导学生梳理知识,是复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孔子曰:“温故而知新”,鄢老师的教学就谨按此行,每天有练习,每课有整理,每单元有检测。这样循序渐进,不急不缓,一切按部就班地进行,最后,再帮助学生把一本书或一个专题的内容梳理归纳,提炼要点,明确规律,重点突出,方法易学,这就使学习的压力减至最小值。学生不会产生畏难情绪,效果很好,但其工作量之大也就非一般人所能想象的了。为了让学生的复习落到实处,鄢老师每天要出一张题单,让学生当堂完成。这事看起来不大,可要坚持一个学期也非易事,但鄢老师做到了。她就是这样从点滴抓起,这种有机复习之中,学生们的能力有了提高,收到了很好的成效。成功的路上洒满了奋斗者的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