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丰富多彩、生动有趣是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利用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记住某些相关结论、实验步骤,而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透彻理解并且完全掌握产生实验结论的过程。在普通物理课的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本身及其它客观条件的限制,实验效果常不如人意。这时,我们可以借用一种新的实验手段——多媒体虚拟实验,来帮助我们虚拟一些重要的,但在现实实验环境下又难以完成的一些物理实验,从而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实验的效果。
根据笔者的教学体会,下面浅谈一下多媒体虚拟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一)辅助演示作用
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一环,而客观条件的限制又往往导致一些演示实验无法完成或效果不佳。如讲授马德堡半球实验时,把两个马德堡半球合在一起,抽掉里面的空气后叫一个学生拉一下,拉不开,就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但是,究竟大气压强有多大?学生没有感受,印象不深。我采用虚拟实验,可以在课堂里模拟300多年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分拉两个半球的马匹从2匹增加到4匹、8匹,直到16匹,再配以紧张而有节奏的马赛进行曲伴奏,直到“啪”的一声,把两个半球拉开,声像并茂,把学生带入了现场实验情境,所有学生都十分投入。采用虚拟实验对马德堡半球进行剖析讲解,强化了学生对大气从四面八方施压给半球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再如在讲述自由落体运动这一节时,需要演示牛顿管实验,但是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实验器材有限,导致许多学生没有看清实验现象。这时,我在做完牛顿管实验后,再用虚拟实验再次演示实验现象并加以区分,使学生更直观更仔细地观察到了,在空气中、较少空气中、真空中三种情况下的不同现象,进而引导学生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有了虚拟实验这种教学手段后,已往的许多难点知识,现在教起来变得简单多了,学生理解起来也容易多了,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二)在网络技术环境支持下,发挥学生自主探讨性实验作用
在传统物理实验室,一方面由于怕发生意外和造成实验仪器的损坏,有许多实验室规章制度,对学生诸多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结果往往和物理理论不一致,甚至出现相反的数据,这一切无不暴露出了传统实验室的弊端。如:电学实验,电流表的接线柱不能接反、电压表不能超过量程,电池组不能短路,螺旋测微器的正确使用等等。很多实验不允许学生自己操作,这些规定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有些学生自主意识很强,常常会进行一些“地下操作”,最终损坏了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