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市级劳动模范、天津市第四十二中学教师 王琳
王琳,在十五年的从教生涯中,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无私奉献,团结同志,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着。
王琳,是数学高级教师,高三年级组长。从教以来,她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学子,成就了学生、家长一份又一份梦圆的喜悦。实干与智慧,铺就了她的成功之路。先后被授予天津市优秀教师、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河西区十佳巾帼师德楷模、区首届人民满意教师标兵、区“五一”劳动奖章先进个人、区青年党员先锋等荣誉称号。
现承担的国家级重点课题“手持技术与中学数学新课程整合”获全国高效率数学研讨论文一等奖。
她所带领的年级总是充满活力,先后被授予天津市教育系统“工人先锋号”先进集体、河西区“五一”劳动奖状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09—2010学年全年级700多名学生在高二年级6科会考中,均以100%的合格率一次性通过,综合成绩稳居同类校前列。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王老师把教书作为自己的责任,把育人作为自己的追求。
她一直担任重点班的教学工作,同学们喜欢王老师的数学课,课堂上经常传出学生的讨论声、笑声和掌声,体现出学生听懂、学会、能用的层层进步。作为老师她常常被同学们创造性的思维、简练的语言所感动,同学们的点滴进步都不会逃过王老师的眼睛,她从不掩饰对学生的赞赏,也不吝啬对学生的表扬。
多名学生在国家、市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其中张楠、杨富圣同学获北京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论文一等奖、试题竞赛一等奖;董婧同学获全国高中生数学竞赛三等奖等。
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作为学科带头人,她不墨守成规,积极参加新教改,参加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展中学数学建模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天津市骨干教师基金课题“MM教育方式的实验研究”的研究工作,均已结题。
作为教师要“爱满天下,乐育英才”,教师要心中有爱,只有真诚的爱才能赢得学生的认可,打开学生的心扉。
2009年初,王老师的爱人公派去日本留学,要求她同去陪读,她考虑再三,还是舍不得自己的这些学生,拒绝了。爱人生气地指着她说:“你太傻了,地球不是离了你就不转了,你请假了,自然还有好多老师能教。”王老师却说:“可是我离不开学生,学生是我工作的动力,快乐的源泉,离开了他们我找不到生命的价值。”就这样她送走了爱人,自己依然每天早来晚走奋战在教学一线。
她把全部的爱心投入给每一届学生,她真诚的对待学生,热情的帮助学生,尊重每个孩子。在家长会上,告诉家长“请放心的把孩子交给我,我会像你们一样呵护孩子们,会尽最大努力帮助你们。”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学生林旭的父亲因患肝癌不幸去世了,王老师知道后第一时间赶到家中安慰学生,经常在学习和生活上帮助这对困难中的母女。
作为年级组长,她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甘为人梯。她努力使全年级组教师做到“人和”,把以人为本作为年级组的工作重心和主要工作方式,深知只有教师工作心情舒畅,才能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群策群力,做好工作。
温馨的氛围使教师们的家庭更加融洽,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年级凝聚力。年级组在2010年被评为河西区教育工会先进职工小家。
在保证“人和”同时,她对年级组严格管理,科学分工,明确职责,狠抓落实。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她钟爱自己的事业,从踏入中学校园的第一天起,她就始终铭记毕业时恩师的叮嘱:“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十五年来,她始终把这八个大字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