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简单理解,就是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在知识、能力及综合素质等方面得到最大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精讲精练给学生应有的思维空间;精心策划每一堂课和每一阶段的教学,向课堂要质量,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一、认识、落实高三物理教学理念是前提
多年来的物理教学,特别是新课程实施以来在不断总结以前教学得失的基础上,我始终坚持以“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把课堂还给学生”为指导。
1.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有人这样认为:班上有几个学习好的学生就说明我的课上好了。我认为并非如此。我们应该怀疑:几个优秀学生或许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比较聪明,而聪明的学生只需要教师稍微点拨就掌握知识了,并不能够作为我们的功劳。只有让成绩不好的学生普遍都进步了,才能说明课上好了。这就要求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不歧视后进生,相反对学困生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辅导,让他们对学习更有信心。
2.把课堂还给学生。新课程物理教学特别强调探究式学习,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中,我们往往害怕给学生讲不细、讲不清楚、讲不深刻,害怕自己的内容上不完,于是便滔滔不绝一讲到底,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更谈不上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了。学生也只有从上课紧张到下课,没有收获。我认为,教师更多时候应该走下讲台,从掌握知识的过程到对知识掌握情况的反馈,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中学习。这样,既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又能让学生轻松地获取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精心策划每一堂课是教学关键
每一节课该怎么上、怎么上好,每一阶段的教学如何组织?都得经过精心准备。如何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的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学过程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对每一堂课的组织从情景的创设、知识的探索到知识的应用都必须进行精心思考,结合所学的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一些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练习的情景;设计一些能启迪学生思维的问题,尽可能多地增加学生视听、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养成主动地去探索、研究的习惯,引导学生进入一个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的过程或解决问题的积极的思维过程。
组织好每一个阶段的教学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至关重要,尤其是毕业班的后期复习工作,必须精心构思。近几年来,我一直采用以下的复习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将整个复习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构建知识框架阶段。让学生初步做到“心中有书”。第二阶段,基础训练阶段。通过组织与教材同步的典型的基础训练题,对基本的知识和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练习,让学生将问题的解决放回课本知识中去,进一步让学生熟悉教材,同时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阶段,综合训练阶段。结合考纲,通过组织典型的综合训练,加强学生对各部分知识综合应用的理解。第四阶段,检测反馈、查漏补缺阶段。组织2-3次的检测和分析,通过每一次检测,进行认真的分析,激励学生不断提高。
三、精讲精练是重要手段
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体现,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到多少,在于他们对课堂教学参与的热情和主动性,在于他们积极思维的程度。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充分地思考,教师的努力才能取得效果。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理科教学更应该重视“精讲精练”,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将课堂还给学生,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精讲”就是只讲那些重要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一定要克服“满堂灌”的模式;“精练”就是要组织既有针对性又具有适度挑战性的问题或情景,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知识。我始终这样认为:与其让学生接受任务式地完成十道题,不如让学生真正地学会做一道题。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精心组织练习题。对那些学生能够自学的知识,教师可以不讲。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教学效果,认识是前提,落实是关键。新课程物理教学给教师提出了更新的挑战,相信我们通过提高认识、务实工作,一定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