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差生也就是后进生,一种表现为成绩差,一种表现为思想落后及行为习惯差。优生则相反,而介于优生和差生之间的则为中差生。由于中差生的种种表现欠佳而影响集体,因此,他们常常会不同程度的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冷落,薄待,甚至歧视。
但是,优生毕竟是少数,中差生却是学生群体中占压倒多数的芸芸众生。由于素质教育主要的标志是:教师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进行全现发展的教育。由此可见,教育者应该如何对待中差生的问题,中差生的境遇和状况如何,关系着我们教育者是否在全面育人,是否在实质性地进行素质教育。
一、对中差生要多作肯定性评价,多给学生信任。
(一)信任激励
可以说,每一个中差生都有不同的心理自卑,对学习没有信心,但每一个学生都有他们的长处,作为教师要努力地找出他们的闪光点,哪怕是细微的优点。“罗森塔尔效应”实践告诉我们,学生能否持之以恒地学习,与教师的信任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以信任,让他们有足够的自信心,促使他们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尊重中差生
在人的所有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由此可见,学生有强烈的自尊心,尤其是中差生的自尊心更强烈,他们更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尊重。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在课堂中的任何情况下,都应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相处,用真情实意,尊重中差生。
(三)帮助中差生
中差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困难,缺乏勇气,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在对他们树立信心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们找到克服困难的途径,创设克服困难的条件,掌握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
(四)赏识中差生
人需要赏识,特别是中差生常常把教师的赏识看成是对自己的评价,当他们得到常识时,就觉得自己有进步,能学好,以为自己在教师的心目中是好学生。因而产生自身增值感,增强学习的内部动力。
二、珍视中差生的成功
让学生自己动手干一些事,或根据老师的指令完成了力所能及的要求,教师所给予的肯定和鼓励,能对学生积极的心理效应。在学校中,教师要给学生动手机会,特别是中差生,委托他们做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事,不要对他们过份保护,过份操纵,让他们具备独立的生活态度和自信心,鼓励他们积极学习。
三、与中差生进行心灵交流
作为一名教师,在与中差学生的交流中,应真正做到“真诚”二字,真诚的与学生时行交流,在与其交流中倾听学生的心声,从而了解他们、理解他们、接受他们、信任他们、帮助他们和鼓励他们,真正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因此,为了能很好地全面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作为一名教师,就更要不断地提高身身的素质,总结教学经验,在经验中找到更好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