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4月18日,在欧明同志的主持下,广州中医学院正式成立了脾胃研究组,由陶志达、王建华同志负责小组工作,其时共7人,条件相当艰苦。1992年12月,撤室成立脾胃研究所,由王建华教授担任所长。1999年由陈蔚文教授担任所长至今。几经风雨,几经奋斗,二十年后的今天,脾胃研究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全所共23人,具有较完整的专业研究室建制,按专业分工,所下设生理生化研究室、消化研究室、中药药理研究室、脾胃临床研究室,并与附属医院共同建设胃肠内窥镜室、专科专家门诊、临床检测室、脾胃病诊疗中心(附一院内二病区)。同时本所现具有较配套的专业实验室。
脾胃研究所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点。已列入校级重点学科建设6年以上。多年来坚持脾胃虚实证辨证论治规律研究、中药复方药理及胃肠动力学与中医药三个稳定的学术研究方向,脾气虚证本质研究水平和成果处在国内领先水平,具有重大影响,岭南脾胃病学辨证论治规律研究具有明显地域特色和优势。学科相关专业设置合理,拥有临床综合病区、专科门诊,配备有内窥镜检测室、消化功能检测室等。而且有雄厚的临床基础专业实验室作依托,包括中药药理,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中药分子药理学实验室等。
各研究方向都有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及专业技术结构均较合理的学术队伍,并有一定数量的具有较高学术声望的学术带头人。各层次人员配备齐全,团结协作,学术思想端正、活跃,能持续不断地进行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我所先后主持承担完成国家七.五、八.五攻关课题(均为全国协作组组长单位)等各级课题十多项,现承担国家九.五攀登计划课题,国家九.五攻关项目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十多项。获多项科学技术成果奖(国家级奖励1项,省部级奖励5项,厅局级奖励2项),为国家经济建设及科学技术进步做出过较重大贡献。
开设高水平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课程,并为本科生(包括七年制)开设课程《脾胃学说》、《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消化道药理与临床》。人材培养成绩显著,本学科点近10多年来培养的硕士研究生87人,博士研究生61人。大多数毕业生现成了各研究单位、高等院校、医院的技术骨干或行政领导。
链接:脾胃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