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是由世界五百强企业——开滦集团公司举办和管理的高职院校。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院注重发挥企业办学“校企一体、产教相融”的办学特色,积极利用企业的办学资源推进“厂中校”教学改革,使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有效实施。
一是利用开滦转型发展、打造“中国鲁尔”的契机,利用本企业内部教育资源建“厂中校”。德国鲁尔培训公司是煤炭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的良好标本。开滦集团在企业发展战略中提出了打造“中国鲁尔”,实现转型发展的目标,并且将荆各庄矿业公司改建为教育培训矿井,将开滦内部的多个教育培训场地划给学院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抓住这一契机,利用企业内部教育资源开始了“厂中校”建设,直接把服务煤矿的相关专业办到矿山生产一线,在企业生产现场教学授课,派学生到企业生产一线实习,把企业员工培训办到了现场,使基于问题的、基于案例的、基于生产过程的教学模式成为现实,学生们从生产实际中学到了知识,锻炼了技能,吸收了企业文化,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棋牌网页游戏平台 人才培养效果。其中,服务煤炭行业的主体专业《矿井地质》还被河北省教育厅评选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二是非本企业主体专业走出开滦,与社会骨干企业联手共建“厂中校”。学院经济管理系的专业群多是面向社会的专业,在开滦缺少相应的教育资源。在学院的指导下,经济管理系放宽眼界,开阔思路,先后与京津冀的多家企业、各大饭店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联手共建适合本专业的“厂中校”,把学完基础课的学生送到这些企业中去从事专业教学。在松下电器、百胜餐饮、苏宁云商等多家知名企业都能见到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现场教学的身影。在天津苏宁云商有限公司物流基地,已经有120多名学生在现场边工作、边教学,学院教师到现场结合工作实际为学生们授课,包括《物流成本控制》、《物流客户服务》、《供应链服务与组织》等课程都在企业工作现场去讲,授课教师紧紧的围绕着企业每一个工作环节,以真实的工作情景和流程、真实的客户服务标准和案例展开,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把教学内容很好地融入到企业经营实践中。
谈到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的“厂中校”教学改革,天津苏宁云商天津物流基地陈小勇经理认为,“厂中校”建设是职业院校的特色所在,这种模式摒弃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它能快速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有利于引领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加快职业目标的确立与实现,有助于他们在毕业后实现职业理想。他表示,这种模式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在这方面走在了前面。苏宁4.5万平米的大件仓库,7000平米的小件仓库就是学生最好的教学场所,知识在这里传授,技能在这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每一天都在切实地增长。通过这样的培训,既为苏宁培养了坚实的后备人才,也使学院的教学改革有了实质性的推进,“厂中校”建设是校企双赢的必然选择。同样在该物流基地派驻学生实习的其他两所院校表示,要向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习这种好的模式,引导本校的教学改革不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