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系实验室——百色学院_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 线上棋牌平台官方版 
大学库管理系统

百色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系实验室——百色学院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百色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系设有基础物理实验室、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面向铝工业人才培养实训中心等三个实验室机构,设备总资产1170多万元。

一、基础物理实验室

基础物理实验室建立于1983年,该实验室2002年通过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合格评估。包括力学实验室、光学实验室、电磁学实验室等3个实验室,设备资产114.75万元。

(一)力热实验室

力热实验室建立于1983年4月,面积74.2平方米,拥有实验设备184台件,资产总额33.35万元。主要承担物理与电信工程系物理学本科、专科学生的力学、热学实验教学任务。实验室能开设21个实验项目,含有验证性实验项目、综合性设计性项目。按照实验教学大纲要求开设8个实验项目,实验开出率100%,每个实验能同时开出6组,满足教育部对实验室的评估要求。力热实验室同时还承担全校工学类专业大学物理课程力学、热学实验教学任务。近几年一直在不断地引进更新实验用仪器设备,对部分实验进行改进,改变传统的测量方法,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可靠。在培养人才方式上,更加注重推进全面素质教育,逐步向学生全面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自由选题或自己拟题,在教师和实验室工作人员指导下进行研究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验兴趣,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造了条件。

(二)光学实验室

光学实验室建立于1990年9月,面积74.2平方米,拥有实验设备50台(套)件,资产总额41万元。承担着物理学专业本科学生的实验教学任务,可开设本科教学大纲要求的全部光学实验项目。光学实验能使学生掌握常用光学仪器的使用方法,了解常用光学、光电器件的性能、特点、掌握基本光路的搭建、调试方法,熟知光学中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了解各种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拓展学生的视野。实验室既具有常规光学实验设备和手段,还拥有反映现代光电、光电子技术的先进实验教学设备,依托学科建设,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多年来,在实验中心的组织下,探索和改进了多种实验教学方法,通过施行笔试、口试、动手操作、实验报告、实验总结等五个方面来综合评定学生的实验成绩,加强了过程管理,不断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三)电磁学实验室

电磁学实验室建立于1990年11月,面积74.2平方米,拥有实验设备296台件,资产总额40.4万元。能够开出15个实验项目,含有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实验从原来的每组2~3人,发展到现在的每组1人,按照教育部实验室评估标准,每个实验项目5套仪器已达到要求。现在实验室能为本科专业学生开设的实验15个,为物理专科学生开设的实验项目12个,为化学专业、计算机专业、数学教育等理工类专业的大学物理课程开设的实验项目在8-10个。能够满足教学任务的要求,实验开出率达到100%。比较优越的实验教学条件保证了实验教学任务的完成。

二、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

2008年,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获得广西教学实验示范建设中心立项,学校先后投入484.66万元经费建设单片机实验室、光机电一体化实训室、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室、高频与通信原理实验室、电子技术创新实验室、电路设计虚拟与仿真实验室、电子线路实验室、电工技能实训室、电子工艺与装配实验室、EDA实验室、家用电器综合实验室、制冷制热综合实验室、计算机实训室、电气自动化综合实训室、电子综合设计实验室等18个实验(训)室。2010年该中心被自治区教育厅确认为“广西高校重点教学实验中心”。

(一)单片机实验室

单片机实验室2010年9月正式使用,面积74.2平方米,拥有单片机试验箱25套,电脑26台,数字示波器25台,空调2台,交换机1台。资产总价值28万元。实验项目面向物理与电信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和专科专业,电气工程,通信技术,物理学开设。结合理论教学,主要开设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方面的实验。在开设基础性实验的同时,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和探究性实验,提高实验的应用特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完成上述实验,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实际动手能力得到锻炼,提高自主设计能力。

(二)光机电一体化实训室

光机电一体化实训室2011年11月投入使用,面积49平方米,实验设备有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考核装置6套,电脑6台,总价值53.4万元。主要服务于电子、电气、机械类专业的实验教学,同时还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实践场所,并为相关教师的科学研究提供服务。

(三)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室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室2011年3月投入使用,面积49平方米,实验设备有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装置6套,电脑6套,总价值16.2万元。该实验室主要承担物理与电信工程系电子电气类专业的相关实验教学任务。该实验室可完成10余项基础实验,具体实验项目有: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测试、电容传感器动态特性测试、交直流激励时霍尔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测试、霍尔式传感器振动测量、磁电式传感器转速测量、压电式传感器振动测量、电涡流传感器的位移特性测试、电涡流传感器测量振动、光纤传感器的位移特性测试、光纤传感器测量振动、集成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特性测试、铂电阻温度特性测试、热电偶的冷端温度补偿、气敏传感器测试酒精浓度、湿敏传感器湿度测量等,涉及压力、振动、位移、温度、转速等常见物理量的检测。

(四)高频与通信原理实验室

高频与通信原理实验室建立于2011年11月,面积98.8平方米,本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177件,包括:高频电子线路实验仪、数字双踪示波器、高频电压表、扫频仪等,总值70多万元。该实验室是面向物理与电信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和专科专业开设的,结合理论教学,主要开设高频模拟电路方面的实验。现在能够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开出: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LC正弦波振荡器与石英晶体振荡器、高频功率放大器、混频器、信号的幅度调制、调幅信号的解调、信号的频率调制与解调、集成锁相环特性与应用的研究等8个实验,实验课开出率100%。

(五)电子技术创新实验室

电子技术创新实验室2011年3月投入使用,面积74.2平方米,拥有实验电源6套,数显函数信号发生器6套,电子毫伏表6套,数字示波器(60M)6套,频谱分析仪4台,基础元件库1套,总价值11.12万元。该实验室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放的指导性实验与学生自主实验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培养学生的“三能,三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潜力)。实验室为广大对电子专业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个提高自身能力、发掘自身潜力的一个平台。实验室突出个性化培养,提倡自主式研究和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同学进行自主创新实验,为同学们创建了一个开放式的环境。

(六)电路设计虚拟与仿真实验室

电路设计虚拟与仿真实验室2011年3月投入使用,面积99.4平方米,拥有电脑51台,交换机1台,总价值25万元。主要承担物理与电信工程系计算机辅助制图,电子设计自动技术,模具CAD/CAM,SMT编程与实现,计算机三维制图,现代模具设计方法,电子线路仿真技术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七)电子线路实验室

电子线路实验室建立于2002年11月,2010年6月扩建,当年9月投入使用,面积74.2平方米。拥有模拟电路试验箱12台,数字电路试验箱12台,数字示波器25台,低频函数信号发生器12台等,总价值61.9万元。面向物理与电信工程系电子电气类专业开设实验,主要开设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实验。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如何设计和实现基本单元电路,学会使用常规实验仪器,而且要学会工程分析与工程设计方法,真正解决实际电路的中的有关问题,为后续课程的实践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实验课开出率100%。

(八)电工技能实训室

电工技能实训室建立于1999年11月,面积99.4平方米,设备资产18.6万元。电工基础实训室包括通用电工实验台、电动机及各种相关仪表仪器,其中,通用电工实验台,用模块化的结构将电路实验内容整合到一套电路板上,同时各个模块的小电路板又能独立工作,接线直观、清晰、方便,且有利于帮助学生思路的扩展,受到学生的欢迎。该实验室侧重于电工基础理论验证性实验教学和电工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实验室为《电路分析基础》、《电工学》、《电工电子学》等课程开设实验项目30多项。实验开出率达100%。开设的实验主要有:基尔霍夫定律、独立源和受控源、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RC一阶电路的响应、交流电路参数的测定、二端口网络、日光灯电路及其功率因数的提高、三相交流电路、三相功率的测量、RLC串联谐振电路等等。

(九)电子工艺与装配实验室

电子工艺与装配实验室建立于2002年11月,面积49平方米,设备资产8万元。该实验室能紧密配合电子技术、电子测量、电子组装等课程的理论教学进行实训。通过电子技术实验实训,能够锻炼学生对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整形、插装、焊接和整机的组装与调试等各项技能,同时提高学生电子技术的理论综合能力。

(十)EDA实验室(PLC原理与应用实验室)

EDA实验室(PLC原理与应用实验室)建立于2005年12月,面积99.4平方米,设备资产40万元。

EDA实验室拥有先进的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实验设备。能够完成基本实验和设计研究性实验项目20多个。通过EDA实验教学,可使学生掌握EDA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掌握现代数字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并将数字电路、微型计算机应用等相关知识有机地集成应用到数字电子系统设计中来,去开发和设计综合性的应用项目。EDA实验室也在为学生的创新设计项目及教师的科研项目提供着最佳的实验条件。

PLC原理与应用实验室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控技术及应用等相关专业的专业实验室,为《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等课程提供实验教学条件。该实验室可开发出应用基础实验20多个,综合设计性实验8个。该实验室的PLC教学实验装置具有可靠、实用、性能先进等优点。通过各种形式的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十一)家用电器综合实验室

家用电器综合实验室建立于2002年11月,面积74.2平方米,拥有彩色、黑白电视机、家电实验室成套设备、洗衣机等价值20万元的实验设备。面向物理与电信工程系各专业开设家电原理与维修技术课程,让每个学生把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他们的手直接操作、实验、测试各种各样故障实验,进一步提高对家电维修技术的理解及创新技能。

(十二)制冷制热综合实验室

制冷制热综合实验室建设于2003年11月,面积49平方米,设备资产20万元。设备是在市场上常见型号的空调、冰箱的基础上进行较大规模地改造而完成的。新增加的空调、冰箱有十几个机种,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掌握制冷、制热技术。

(十三)计算机实训室

计算机实训室建立于2006年11月,面积49平方米,拥有计算机显示器,计算机机箱,主板,CPU,显卡,内存,硬盘,电源等价值15万元的实验设备,面向物理与电信工程系各专业开设计算机系统配置与应用课程,让每个学生把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他们的手直接操作、实验、测试各种各样故障实验以及计算机的组装,进一步提高对计算机故障的排查检修能力。

(十四)电气自动化综合实训室

电气自动化综合实训室建立于2011年10月,面积80平方米,拥有工业综合自动化控制实训装置8套,仪器仪表实验系统2套,PLC综合实训系统1套,电脑10套,自动化基础实验装置6台,二维伺服运动控制平台1台,设备资产总值70万元。该实训室能满足《检测技术及仪表》、《控制仪表》、《过程控制原理》、《电气控制实训》及《综合课程设计》等课程教学的要求。该实验室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工业现场的氛围,培养学生对实际电气控制系统、工业过程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能力、调试能力和分析能力。

(十五)电子综合设计实验室

电子综合设计实验室于2009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实验室面积65平方米,固定资产设备总额27余万元,可供学生使用仪器设备57台套(件)(主要包括信号源、示波器、稳压电源、台式高精度数字万用表、计算机等)。主要服务对象是我校电类专业的本、专科生。实验室目前开设的主要实验课程为《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实训》、《课程设计(Ⅰ)》,《课程设计(Ⅱ)》、《综合课程设计》等。实验类型大都为综合性实验。以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为基础,注重知识的渗透和融合,注重系统设计的完整性,注重工程设计实现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从信号处理、信号检测、信号传输、可编程器件的应用、单片机程控、机电控制等多方面构建与工程实际接轨的电子电路综合实验的核心选题,选题强调系统整体性,知识综合应用性。学生可根据自身能力水平进行网上预约选择实验题目,实现学生自主查阅文献资料、设计电路、拟定实验方案、选择实验仪器、确定测量方法,完成给定的设计任务。综合设计实验历时一学期,分为5个环节:咨询与选题、查阅文献资料并设计实现方案、教师辅导答疑讲解、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总结报告提交与答辩。采用选题时间分段、课内实验开放与课外学生自主研讨开放(全面开放实验环境)相结合的实验开放新模式,并有课程组教师全程随时指导答疑。

(十六)DSP及嵌入式技术实验室

DSP及嵌入式技术实验室建立于2011年11月,面积98.8平方米,拥有ARM嵌入式教学实验系统,DSP开发平台和FPGA开发平台,数字存储示波器,任意波形信号发生器,高精度电源等。实验室共有实验设备25台(套),设备资产总值34万元。

DSP及嵌入式技术实验室主要进行计算机控制技术和嵌入式系统技术的研究,数字信号的处理,面向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等专业。实验室立足于汽车电子,数控机床,物联网技术等相关行业,研究内容涉及嵌入式基础平台,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嵌入式中间件软件开发,设备驱动开发。从芯片逻辑设计、应用处理器开发到复杂应用系统设计,为学生开设“嵌入式系统课程群”的教学提供实践平台,建构“嵌入式系统”专业方向。

(十七)光纤及现代通信技术实验室

光纤及现代通信技术实验室建立于2011年11月,面积98.8平方米,拥有光纤通信原理实验系统、现代通信技术创新实验系统、数字示波器、扫频仪等的实验设备25台(套)。设备资产总值25.2万元。

现代通信技术创新实验室主要承担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光纤通信》、《通信原理》等实验教学任务。可开设实验内容有:光器件的认识实验、数字光端机的平均光功率测量、数字光端机的消光比测量、波分复用光纤传输系统等30多个实验。开设的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了解、掌握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的能力,从中获得对现代通信原理的亲身体验。同时还让学生们通过在实验室的二次开发与课外创新活动,综合运用计算机软硬件、电子技术以及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等相关专业课程知识与原理,提高学生该领域的综合竞争能力。

(十八)电力电子及自动化控制实训室

电力电子及自动化控制实训室建立于2011年11月,面积98.8平方米,主要设备有电力电子技术及电机控制实验装置11台,设备资产投资46.84万元。电力电子及自动化控制实训室主要面向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的学生。承担《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系统》、《交直流调速系统》等课程的实验环节。学生通过先进的实验设备可以进行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等相关专业实验,学会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系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面向百色铝工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训中心

2010年,面向百色铝工业基地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被自治区教育厅确认为“广西创新人才培养基地”。2011年,学校投入576.08万元建设“面向百色铝工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训中心”,该中心包括材料制备与分析实验、XRD实验室、机械原理与零件演示及创新实验室、机械加工设计与制造实训室、DSP及嵌入式技术实验室、光纤及现代通信技术实验室、电力电子及自动化控制实训室、液压传动与气动实验室等5个实验(训)室。

(一)材料制备与分析实验室

材料制备与分析实验室建立于2012年2月,面积197.6平方米,拥共有非自耗电弧炉、多功能材料万能试验机、高温金相显微镜等仪器56台(套),设备价值196.52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的设备有6台。主要承担金属材料工程、材料化学、冶金工程等专业的金属材料合金化、金属材料热处理、合金的显微组织观察、矿物质的成分分析、物相分析等教学及科研实验。

材料制备与分析实验室以广西有色金属和矿物资源的成分、结构、性能、加工制备工艺及其工业应用为研究对象,结合广西优势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和材料工业生产需要,该实验室确立了新型铝合金材料及其加工技术、新型功能材料、材料腐蚀与防护等特色研究方向。

实验室重视开展各种学术交流和产学研合作,目前承担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主要负责人通过具体参与广西科技发展规划等活动,深入地了解广西区情。使得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定位既瞄准广西产业发展,又符合国家的需求。本实验室正努力打造成为培养广西材料学科人才和吸引高水平人才的重点研究平台。

(二)XRD实验室

XRD实验室建立于2012年2月,面积25平方米,拥有一台日本进口设备——全智能高功率X-射线衍射仪,价值162万元。

实验室紧密结合广西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和材料加工企业生产的需要,服务地方产业。且该实验室是现代材料研究分析技术的普遍和重要的手段。该实验室可以完成材料的物相定性分析、物相定量分析、点阵常数精确测定、晶体结构测定分析、应力测定等。设备可分析的材料包括:金属材料、无机材料、复合材料、有机材料、纳米材料、超导材料的物相定性与定量分析等。本实验室正努力打造成为培养广西材料学科人才和吸引高水平人才的重点研究平台。

(三)机械原理与零件演示及创新实验室

机械原理与零件演示及创新实验室建立于2011年11月,面积197.6平方米,共有机械原理陈列柜、机械运动创新组合设计实验台等仪器设备36台(套),设备资产34.04万元。主要面向金属材料工程、机电一体化、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学生,主要承担《金属工艺学》、《机械加工工艺》和《模具制造工艺学》等实验课程。培养学生认识图纸、加工符号,熟悉机械原理、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掌握对简单零件加工方法选择和工艺分析的能力。

(四)机械加工设计与制造实训室

机械加工设计与制造实训室建立于2011年11月,面积266平方米,拥有数控车床、数控线切割机床、平面磨床等设备16台,设备资产总值46.8万元。该实训室是我校金属材料工程、机电一体化、模具制造与设计专业等工科学生金工实习的主要场所。主要承担《数控加工技术》、《金属工艺学》、《机械加工工艺》、《金工实习》、《钳工实训》、《数控实训》等实训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熟悉各种机械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对简单零件加工方法与工艺,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加工技术的能力,加工工艺分析的能力。

(五)液压传动与气动实验室

液压传动与气动实验室建立于2011年11月,面积98.8平方米,主要设备有透明液压与PLC实验系统、液压元件拆装实训台、立式光学比较仪、表面粗糙仪等仪器32台(套),资产总额30.68万元。

液压传动与气动实验室主要面向机电一体化技术、模具制造与设计专业开设液压传动实验、气压传动实验、PLC控制实验、机-电-气一体化综合控制实验、机-电-液一体化综合控制实验。所开设的实验和液压(或气动)行业中的液压系统(或气动系统)的设计、连接调试、维护等紧密相关,通过机-电-液一体化综合控制实验,学生可系统地学习PLC程序设计与调试、液压回路的设计与调试。培养学生了解各类液压、气动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能力,并初步掌握液压传动与气动回路的基本特性和设计方法,从而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