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山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手册(试行)》,进一步提高班主任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和工作水平。山东省济南第三中学市南校区教育管理部于 12月13日下午组织召开中学生心理危机及应对策略暨全体班主任培训会。
本次培训会由校长助理王允强主持,心理教师邱启英结合本校实际传达上级文件精神,教育管理部副主任姬强、校长助理王允强、副校长杨滨先后发表对于心理教育工作的看法,全体班主任积极参与培训。
首先,邱启英老师结合本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实际对省教育厅印发的《山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手册(试行)》进行了解读。邱老师结合埃里克森的个性发展阶段理论对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进行了分析,强调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结合文件向班主任们讲解了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一般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邱老师重点对文件中的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及应对策略部分进行了详细解读。结合灰色区理论讲解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的分类、筛查与识别、干预与转介、与心理高危学生家长的沟通以及接纳心理高危学生复学的注意事项等。随后姬强主任和王允强主任对前一段时间的班级管理常规工作做了总结。针对前期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点评,总结亮点和不足。强调班主任在处理学生心理问题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不给学生贴标签,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发展规律开展细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最后,副校长杨滨同志对班主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三点要求。第一,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部分,班主任应认真对待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二,加强学习心理学相关知识,了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上级文件对学生开展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第三,做到点面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发展性工作、预防性工作,倡导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全体学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班主任要注意细致观察,坚守底线思维。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在做好一生一档工作的同时也要注意保密,充分发挥学生家长、班主任、心理教师、心理委员、影子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协同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本次培训,不仅提高了班主任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界限,学生家长、心理教师、班主任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分工与职责。为今后济南三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撰稿:刘真 摄影:王勋 编辑:杨继凯 张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