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专业集群建设任务有效落实,进一步促进专业内涵建设深入发展,3月28日下午,海口经济学院组织召开专业集群建设汇报交流会。执行校长彭京宜、校长助理兼教务处处长薛永刚、科研处处长曾国斌、学校副总督学兼质量监控办公室主任姜文波、各学院执行院长、分管教学工作副院长参加,会议由薛永刚处长主持。
会议首先由各专业集群负责人对本专业集群建设现状、建设思路和建设经验进行汇报。
跨学科融合,多专业协同发展,服务区域产业升级
时代旅航管理学院钟晓东院长系统汇报了旅游与民航管理类集群建设情况和建设经验:通过学科融合,构建管理学、工学、艺术学等学科交叉培养体系;整合酒店管理、会展经济等专业,新增航空服务事业管理、旅游管理(数字文旅)等专业及方向;以“三创造”“三改造”对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平台进行重构,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集群已形成了“1234”人才培养模式(一流课程建设为抓手,形成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两支队伍,联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搭建“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育人平台),逐步建立“五力驱动•多元立体”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思维力、学习力、动手力、创新力、协作力”五大合力,搭建三大实践平台,建立七大实践模块),贯穿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
数字赋能,强化项目式教学,打造复合创新型人才
雅和设计工程学院刘丽梅副院长介绍建筑与设计专业集群——通过采用内部融合和外部交叉的方式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集群基于行业前沿与热点应用,创建专业与中心的矩阵式结构,依托项目中心推动师资队伍建设、学科竞赛、科学研究工作;根据岗位画像描述,开展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构融合;根据能力需要,学科内、学科间跨专业设置专业课;同时,通过2.5+1.5的教学模式,依据学生选择的项目,采用交叉双选进行课程匹配,打破了原有教学组织形态。
语言赋能产业升级,助力自贸港建设
东方外贸外语学院郝蕴志副院长对外语专业集群建设情况进行汇报,在对本专业集群的内涵和外延明确目标后,对课程体系开展重构,新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概况》《东南亚区域研究》等特色课程模块,改造传统课程,将自贸港建设相关的经贸内容融入课程;专业集群多渠道拓展实践基地,打造多语种服务基地,积极参与博鳌亚洲论坛、消博会等社会活动,形成了“语言服务+行业实操”的培养模式。
对接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多学科交叉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
东方外贸外语学院郝蕴志副院长代汇报了经济管理类专业集群建设。集群是对接海南四大主导产业中的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面向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转型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以多学科交叉(经济学、管理学、文学)为组建方式,其中以经济学为核心专业、由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英语共五个本科专业组成,旨在为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企业培养具备扎实的营销、贸易、信贷、保险、物流、人力资源、财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基础理论和基本业务技能,能为海南自贸港建设、乡村振兴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企业服务的人才。集群已形成了阶段性成果,并建设了较为完善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
技术驱动,以链建群,重构课程体系
中芯依智网络学院耿强院长汇报了互联网与大数据类专业集群建设情况并进行经验分享:基于学校示范应用型本科的优势,以多维度的教学模式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人才;作为已立项建设的省级产教融合特色专业集群,通过调研海南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确定了专业集群建设的标准和思路,促进各专业与该集群产业类型进行匹配;集群明确了以构建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为主线的3C专业集群建设方向,通过混班教学,采用微专业、微课程、集群式项目教学的培养方式,打破专业壁垒,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校长助理、教务处处长薛永刚在讲话中肯定了各专业集群的建设成果,他指出,通过几个专业集群的分享,各专业集群进一步明确了集群建设的内涵和外延,在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基地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他表示,接下来各专业集群要进一步深刻的去思考在AI背景下,专业改造和整合的问题,课程的改造和建设思路。专业集群建设是海口经济学院未来2-3年改革发展的主旋律,学校还将强力推进此项工作。此外,薛永刚处长还对近期全校教学形势进行了通报,要求各学院严格执行学校推动高质量发展各项政策和制度,采取强有力手段加强日常教学管理和培养质量提升。
最后,执行校长彭京宜发表了讲话。他围绕海口经济学院的专业集群建设问题,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他指出,专业集群建设的实质,就是通过跨界与融合,来改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对外,有助于适应产业升级的需求;对内,有助于实现各种资源的共享;是产业学院建设的核心内容。在谈到具体措施时,他强调了八个字: 定期交流、注重成果。要求各院部根据实践的要求,狠抓新专业、新课程、新平台、新项目,致力于引培新人才、打造新团队,总之要在“新”字上下功夫,拿出好的成果来。通过本次交流会,各学院、各专业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布局和技术进步要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突出专业群与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链式对接的指导思想。5个专业集群建设思路的分享,为全校专业集群建设提供了清晰路径,明晰了专业集群与地方产业链对接的契合度、依存度和贡献度的依据,各集群应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谱写专业集群建设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