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遗传和育种省级重点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_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 线上棋牌平台官方版
首页 >> 高校 >> 实验室 >> 省部重点实验室 >> 正文

植物遗传和育种省级重点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

2010-12-30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2002年5月19日,江总书记和曾庆红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植物遗传和育种实验室,高度赞扬实验室的科学研究和实际育种的成绩。 

四川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省级重点实验室自1995年筹建,主要进行小麦、水稻、玉米等农作物、中药材、果树等植物的遗传育种基础理论及高产优质抗病的新品种培育研究。该实验室2002年通过国家“211工程”一期建设评估,各项指标成绩达“优”。实验室自建设以来,得到国家、四川省等各级领导的关怀,2002年5月19日国家主席江泽民亲临实验室视察,对实验室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的评价。

实验室现有固定的研究人员11人,有高级职称的人员8人,其中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拥有作物遗传育种学、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硕士、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导师2人,硕士导师7人。

实验室主任任正隆教授,1988年获联邦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

实验室筹建以来,承担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农业部、四川省级重点、攻关等项目30余项,年科研经费仅约70万,但该实验室科研经费的投入产出比很高,已获得了一系列创造性的科研成果。现已创造“川农”号系列小麦品种著名新品牌,培育大、小麦新品种11个,获得国家新品种保护权5个, 其中川农 11、12、17、18、19号被四川省政府推荐为重点推广的小麦新品种。在本实验室建立以前,四川农业大学小麦品种在四川省的推广面积很小,到目前本实验室育成的小麦新品种的推广面积已超过四川省小麦年栽培面积的三分之一,创年经济效益5亿元以上。

在2003年,本实验室育成的小麦新品种川农17创造了四川省成都平原上的小麦高产历史纪录。已发现和命名抗条锈病新基因Yr9b、YrBL、Yr34,抗白粉病新基因Pm23,杂种坏死基因Ner1,Ner2,抗纹枯病基因Sus1。该实验室在小麦染色体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已形成自己的特色,提出了染色体小片段易位理论、小麦异源易位育种理论,培育一系列小麦-黑麦,小麦-簇毛麦,小麦-偃麦草附加系和易位系,用这些特异材料作为育种中间材料,选育出“协调性”小麦新类型。在国际刊物《Genome》《Euphtica》《Plant Breeding》《T.A.G.》等SCI刊物,和国内一级学报《中国科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取得了显著的理论研究成果。2002年一篇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实验室面积约400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约500万元;作物育种基地2个,共计土地面积100余亩。同时,在四川省建成了一批良种示范和推广基地,与省内外近50个县的农业部门和种子公司建立了良种推广协作关系。实验室拥有从事较高理论水平研究,又能进行应用研究的设施和配套的仪器设备,保证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相关导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