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纸换鲜花?湖南省益阳市的市民,能享受这种“不公平”的交换。湖南城市学院园林班的学生每逢节庆,便找到花卉公司,接手弃用的盆花,经过修剪、培育,再送到市民手中,市民的“代价”只是一摞废报纸。
这是湖南城市学院校园文化服务社会的创新之举。学校党委书记赵运林说:“大学之大,在于精神之立。大学,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阵地,应该用校园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服务社会。”
花开千万朵
2011年3月初,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专业新生张胜前,组建了一支大学生擦鞋队伍,双休日在街头闹市开展免费擦鞋活动。张胜前说:“我们希望用这种无声的行动,感召市民,让大家养成讲文明讲卫生的好习惯。”
“废纸换鲜花”、“擦鞋行动”,两个不同的行为主体,刻着同样的名字:公益。在湖南城市学院,类似的“弯腰行动”还有更多。由上万名学生组成的102个社团,自发地将本社团最具特色的活动融入社会。庞大的“文化资源”经学校整合,成为已连续举办8届的“社团文化节”。在文化节期间,校园又涌现了更多与社会相关的文艺活动……
青年志愿团组织的社会服务活动,花朵般竞相开放:扶贫帮困、尊老助残……14000名本、专科生中,超过1万人组成的志愿队伍,正在益阳市,甚至湖南省内进行爱心接力。
湖南城市学院特别注重大学生课余政治理论学习,此项活动,学院已坚持十多年。学生通过博客、QQ群参与交流,房价等社会热点话题都在学生讨论范围之内。赵运林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关键取决于校园精神文化与社会接轨,形式多了、活了,学生的兴趣就能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