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王艳鑫 陈秀娟)用未来照亮历史的行程,就是站在未来评价历史,活在未来延续历史,把握未来改写历史。
历史,需要一个公正客观地评价。
因为,对待历史的态度影响人类拥有怎样的未来。历史的真假、善恶、美丑、功过和价值地大小都需要一个公正的法官来评判。历史中的人物站在历史中,所谓当局者迷,因而,他们无权评价历史;现在的人们忙着追求未来,未来的曙光刺瞎了他们的眼,他们无力公正地评价历史。唯有未来才是历史最公正的评价者。未来是旁观者,是双目明亮者,它不违心,不附和,不盲从,不卑微。未来尊重、尊敬历史,不侮辱,不愚弄历史。往往,真理进过时间的打磨,涤荡,洗礼,在未来结就出紫色的精魂。这颗精魂不容玷污,不容轻视,它站在合适的位置挥动着如椽大笔给历史一个打一个勾或者划一把叉。林彪,被现在的人们定义为党的叛逃,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除了劣迹斑斑的污点之外,没有一条是讲其功劳与辉煌的。然而,大家所看到的只不过是现在的片面之词,这对曾经带领中国浴血奋战的将军、领导中国建设的副领袖来说评价客观吗?我想,只有未来,拿到封锁这位历史人物的档案的钥匙时,我们才能给还他一个清白,也还历史一个清白。
历史,永远需要用未来来延续。
因为,历史,是前人走过的路;历史,是前辈留给后辈的遗产;历史,是前人给后人的经验教训。唯有延续,才能站在时代的肩膀上攀登高峰。延续,不是毫无选择,全盘借鉴,盲目延续。而是延续精华,延续辉煌。十分赞同索尔仁尼琴说的一句话:“总盯着过去,你会瞎一只眼;然而忘却历史,你会双目失明。”意思很简单,历史不该被重复,不该被忘却,历史的糟粕应舍弃,精髓应该被延续。春秋战国时期,中华大地上思想自由,百家争鸣的氛围;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中国民族的智慧结晶;仁爱、和谐、诚信、勤俭、自强的中华民族精神。他们是民族的骄傲,民族的精神支柱,历史中有的印记,未来不能少。这是给历史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的负责。
历史,必须用未来来改写。
人类的发展是曲折的,是前进的。曲折性表现在历史的错误,苦痛,彷徨,纷乱中;前进性则表现在未来的光明,稳定,和平中。未来的前进是建立在改写历史的曲折上的。从历史到未来的旅程便是改写的时间的量的积累,而未来改写的结果便是对历史的质的突破。改写封建社会的专制暴政,哀鸿遍野,人民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状体;改写近代中国被西方大国欺压蹂躏,踩在脚下,被称为东亚病夫的时代;改写现在中国官僚腐败,社会贫富差距鸿沟拉大,医疗体制、教育体制、监督体制不完善的现状。唯有改写,才不会重蹈覆辙,唯有改写,才会进步。这样的改写,是对历史的修正,对未来的把握。
迎着未来的光吧,让这束光把历史照得公正,照得完善,照成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