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米六不到的个头,不到九十斤的体重。她,曾坚决地休学一年,只身携带3000元就环游世界四大洲、十六个国家。她的左耳有三个耳环,右耳刺有一个耳钉,一头干练的短发,发梢丝略带黄色。
她,姓唐名诗,并不沉郁顿挫,也不雄浑壮丽,却是一首自由野性亦不失柔美浪漫的诗歌,诗里充盈着对风的热情赞颂与义无反顾的追求。
“我渴望像风一样自由”
2012年夏天,近春园荷塘里的花开得正茂盛。
一个学年刚告结束,清华园里又是一阵骚动。与大多数人一样,大二学年刚结束的唐诗,也收拾好了自己的行李,背着大大的背包,告别了清华园,告别了北京,踏上了一段新的旅程。
然而,不同于别人的是,她这一去,却是一年。
唐诗早在一个学期以前就做好这个决定:她要休学一年去环游世界。
她从小就是一个喜欢到处跑的孩子。“记得自己3、4岁的时候,经常就会自己出去玩,去人多的地方。”唐诗回忆自己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很少限制她外出,等到长大一些了,就还常鼓励她独立出行。于是从小时候开始开始,她就逐渐产生了“环游世界”的梦想。
然而,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她慢慢地发现,学校的教育,并不允许她给自己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的时间,施展她自由的天性。
在高中的时候,曾经对自己实行“放养式”教育的父母甚至也对她提出了“上一个好学校”的期望,可是,在唐诗自己看来,“考试得第一名、上一个好学校只是大家比较认同的事情”,却并非自己的真正想法。她的“青春期有过令父母苦恼的叛逆”,也许就源于从小心中就种下过的自由、随性的种子。
大学以后,走出了家庭,结束了线上棋牌平台网址 ,生活却远没有自己想象中的自由。“虽然我有时间与空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说社团,但是我觉得这种空间还是有限。”唐诗说道。在她的眼里,周围的同学“似乎都在努力,但究竟是为什么而努力?”,她很迷茫,因为忙于沉重的课业与繁重的社工,她无暇顾及曾经的梦想。
大二寒假时,她偶然获得一次机会前往斯里兰卡旅游局工作,帮助中国对斯里兰卡的宣传。这份工作时间不到两周。两周后随行的友人纷纷回国,但唐诗想自己寒假还未结束,干脆自己留下旅游。她环绕斯里兰卡一圈,发现当地流行着一句话“Anytimeisatime.”,意思是斯里兰卡人认为,不论生活怎样忙碌,我们都可以暂停脚步,捧上一杯红茶,坐下来静心思考,再加上她在旅途中碰到了一些自由旅行的背包客,“这令我恍然大悟,在清华忙碌的两年中,甚至过去埋头学习的十几年中,我从不曾真正停下来,思考自己到底究竟想做什么。”
从那时起,唐诗曾经的梦想在心中熊熊复燃,“我决定停下来,我决定去探索。”
她要一个人前行,去探索未知,像风一样自由。
“随遇而安地漂流”
旅途一路形形色色,唐诗却并不畏惧,她喜欢搭顺风车,反倒更寻求一种未知的新奇。
一次唐诗要从巴黎到里昂,法国大城市里不允许搭车,她下午两点便到巴黎郊外高速公路的油站等车。等了近三个小时以后,一辆桑塔纳停在她身旁,车窗摇下,只见车里坐着一个黑皮肤男人和一个白皮肤女人。唐诗仔细打量他们,总觉得“其中一个看起来不像是良民”。
他们邀请她上车,说自己要去瑞士做生意,今晚会住在里昂。唐诗稍有犹豫,但考虑到天快黑了便上了车。在上车后的一刻,唐诗之前的犹豫一瞬间烟消云散,一路上她和车主交流甚欢。
然而,在瑞士与里昂交界的路口,她却发现车径直向瑞士拐去,丝毫没有停下的倾向。她问车主原因,车主说自己突然改变了主意。
“我说你们必须把我放下来,后来他们找了一个最近的油站,放下了我,当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多。”唐诗落脚的油站离里昂有一段距离,如果要搭车里昂必须穿越汽车疾驰而过的高速公路,四周夜已很深,唐诗放弃了横穿的想法,无奈只能在油站的休息室晃悠。
“当时我买了一个三明治坐在超市里的一张椅子上,已经作好了这样过夜的打算。”正当她一筹莫展之际,突然超市进来了一群人,男女老少皆有,像是电影里流浪的吉普赛人。“里面一个为首的女人见我一个小女孩在一边,就过来很奇怪地问我,你妈在哪里,我跟她说我妈在中国。”虽然对方并不能理解唐诗的状况,但是他们热情地邀请她同行。
唐诗二话没说,便随他们一起前行。晚上一点多到达了最近的一个小镇。
“我们到达小镇后,发现宾馆基本住满了,最后只有一个宾馆里面有一间三床房,当时我身上现金全无,便跟为首的夫妻俩和一个带着小孩的阿姨一起住了一晚,其他人就睡在车上。”
那一晚,唐诗睡得很舒心。第二天一早,在他们的帮助下,她终于坐上回里昂的火车。
一波三折的经历,按理说是有惊无险,但唐诗却认为:“也没有惊,我一点都不害怕,当时我就觉得,如果没有人帮我,我就睡在那里,再想办法。”
“因为旅行就是这样,你走多以后,就会发现担心是多余的,你只有无所谓,随遇而安再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