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王乙嵋)2014年8月9日至12日,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2012级行政管理专业的9名学生奔赴开封市兰考县展开了一场为期4天的实地调研,对各乡镇数十名乡村医生就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访谈,并出色地完成了考察任务,获取了丰富的调研资料。据悉,本次调研活动是为了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比赛而进行的前期素材收集工作。
在访谈中,该队多次遇到有关基药药品价格的问题。为了了解基药价格的具体情况,该队在药价方面对乡村医生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在药价方面,国家规定,基本药物必须从药物管理局购买,并且基本药物的价格要高于一般医药企业的药价,乡卫生院和县卫生所要定期对村卫生室进行检查工作,考察基药的管理,药品数据的电脑录入情况。乡村医生指出,这些措施都约束着乡村医生的行为。
该队队长谈到:由于基本药物的定价与市场脱轨,导致基药的“销售者”——乡村医生这一群体的不满,同时高于市场价格对老百姓的利益也是一种损害。
在连续几天的下乡采访中,每个人都听到了基层乡村医生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基药有的贵的能错一半的钱。”“他价格有点高,虽说年底有个基药补助不假,有个20%的几块钱的基药补助,基药,到年底有5块钱的基药补助。这个基药是按人口来算。不过他的5块钱,你要是全部进他的基药,他全部贴给你,也不够。除了年底的补助,其他的也没啥了。他的基药根本不赚钱,他价格高啊!”“新农合你要说有好处没有那绝对是有好处,就是老百姓得到的好处确实比较大,但是他这药价这说实话也并不是多贱,现在尽管都用的是基药价格有所下降,但是你老百姓真的得到的实惠也是有限的,因为并不是每个诊所里都把药价订到他要求的范围之内。”
另一方面,基药价格系统的药品价格变动不规范。到底是按市场波动价格,还是按照招标价格,在这之中若有变动能否实时纠正过来。有乡村医生指出:“就那头孢来说吧,一支头孢开始的时候是九毛八,程序电脑里也是九毛八,现在都长到一块四了。一块五,里面还是九毛八,现在都赔着九毛钱呢,你还得去进他的药。”
同时在调研访谈中乡村医生对关于增加基本药物种类要求也提出:“现在基本要求是要求用基药嘛,但是如果你要是用这些药,像是快克啊三九感冒灵啊,不是基药,就是按照市场价收取嘛,它总共才多少种药,肯定不够,那只能从其他地方再进点药嘛。”
从基本药物在基层的实施来看,虚高的定价与国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政策相抵触,直接损害了老百姓的利益,也给乡村医生的工作造成了不变。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基本药物与卫计委的招标采购、人社部的医保结算紧密相关。从微观的角度看,基药补助直接由卫生部门拨款,这就造成基本药品的价格问题并不是单纯的价格问题。因此基本药物的价格问题成为价格管理体制中的一块“坚冰”。
根据国家《价格法》、《药品管理法》及《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现阶段我国对药品实行三种定价形式: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目录的药品、少数生产经营具有垄断性的药品和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从国家对药品定价的三种方式可以看出,国家或指导定价的药品主要是现在实行的基本药物,因此实现基本药物市场化还是要依靠国家层面上的政策或制度改革。发改委方面在上述全国物价局长工作会议上也明确称:“拟改由医保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医保支付标准,实际购销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
从《第一财经日报》中得到的征求意见稿中可以注意到,发改委方面在解释这一高度敏感的医保目录药品价格放开时强调:“我国医药生产、流通环节竞争充分,药品品种多、质量和成本差异大。在‘以药补医’体制没有根本转变的情况下,现行制定最高零售价的办法既不科学合理也不可能消除‘药价虚高’的问题。在全民医保体系已经建立,且招标采购制度逐步完善的情况下,医保目录内的药品已具备放开价格的条件。”由此可见,关于药品价格的“破冰之旅”已见曙光。
从连续几天的实地访谈,该团队关于基本药物价格的管理措施提出几点建议:
1、国家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药品购买渠道的管理,以保证药品安全,继续实施并加强对基本药物的管理;
2、对于基本药物系统中药品种类和药品药价,应该及时更新系统信息,减少乡村医生的经济损失,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使基层群众切实享受到应得福利;
3、结合乡村卫生室个体经营的现状和农村复杂多样的人群构成,应该适当放宽乡村医生的药物采购管制,让其能够有一定程度的药品购买自由的权利,以适应群众多样的药品需求。
4、完善药品招标采购制度,加强监管,保证质量,保证价格,保证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