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神奇而博大;民俗现象千差万别、种类繁多。民俗,正如它的名字,深植于集体。在时间上,人们一代代传承它;在空间上,它由一个地域向另一个地域扩布;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于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我们置身其间却不为其所累,甘愿接受这种模式性规范的保护!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璀璨的历史文明和丰富的民间文化,其中民俗文化也是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百色,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方,更是一块民俗资源丰富的宝地。在我院设立民俗协会,可以发挥学院的知识文化后盾作用,也可以让同学们了解更多的民俗文化,学到更多的民俗知识,为我国民俗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贡献出一份力量。
百色学院民俗协会是在中文系的领导下,面向全院学生的一个学生社团。民俗协会的主要任务是以民俗学为基础,对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仪、人生信仰民间科学技术、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语言、民间艺术、民间游戏娱乐、中外民俗等一系列民俗事象进行针对性研究,探求其本质结构、特点与社会功能,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亡的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民俗协会自成立以来,曾多次组织会员到少数民族地区考察、采风,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
民俗文化研究协会的活动方式:
(一)编辑出版民俗书刊、图录及资料,评介国外民俗学著作;
(二)加强理论民俗学和应用民俗学的研究,举办民俗知识讲座;
(三)通过举办培训班及进行实地调查等方式,培养民俗学人才
(四)开展民俗知识讲述大赛,以增进民俗学的社会功能;
(五)组织学术讨论,促进学术繁荣,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俗学体系;
(六)积累民俗资料,举办民俗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