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的风暴中,作为西部最有活力,最有热血,最有潜力的新力量——大学生群体,早已处在旋涡中心。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大学生需要紧跟社会发展的进程,做真真正正的参与者,绝不能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
那么,在这样一个机遇与危险同存,发展和改革并进的超大型布局下,大学生到底能做些什么?
1029.7公里的旅程,西宁、银川、兰州、中卫、天水等十一处地方的探索,20余位校友的寻访,100张车票存根,一同绘制出这张起源于陕西科技大学,架构于铁路沿线,铺满中国西北部的开发蓝图——7月14日至24日“对话新丝路·贡献青春力量——寻访西迁路上的科大追梦人”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正在行动。
自2001年第十个五年计划提出,西部大开发正式提上日程;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西部地区的多个省份如陕西、甘肃、青海等再次被划入丝路经济圈。
西部抓紧了国家给予的资源倾斜,短短十数年,就叫日月换了新天。万幢高楼平地起,再也不是过往“风吹石头走”的萧条景象。
然而,可喜的发展背后,西部仍然面临着人才流失和匮乏的问题。
据调研报告显示,将近98%的学子缺乏对当前西部发展情况的认识,对国家战略、西部个人发展前景有所认识的大学生不足2 %。很多西部学子一味向往东南沿海的繁荣经济,却忽略了发达城市带来的巨大压力。
这种情况下,学子自身不仅发展受限,西部也面临人才匮乏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