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主要研究内容是在充分评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充分总结相关优势学科的工作基础、研究特色以及充分分析该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形成的,具体将围绕一下三方面内容开展研究:
(1)企业系统建模与优化方法。围绕产品开发过程、产品制造过程、供应链系统等方面的优化理论和方法开展研究。重点研究汽车、钢铁等行业在产品开发过程、生产过程、物流与供应链等方面的管理业务需求,构建相应的管理业务模型;研究管理业务模型的优化理论和智能求解方法;研究管理业务流程的仿真和可视化技术。
(2)智能决策理论与方法。围绕决策行为、智能决策理论方法、群决策理论与方法等方面开展研究,重点研究面向不同任务的决策者的一般决策行为,包括信息关注、信息搜索、信息融合、决策方案形成等;研究半结构化、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智能决策模型以及模型求解方法;研究基于数据仓库和知识发现的智能决策理论和方法;研究群体行为特征、群体决策模式、大群体决策过程的规划、组织及设计方法等。
(3)信息系统工程。结合离散制造业、医疗行业、铸铁行业、现代服务业等具体行业和应用领域,研究信息系统工程的成本效益估算、质量控制、风险控制、进度控制、组织计划、软件配置、测试与维护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信息组织的标准与规范、信息可视化展示、信息管理模型、信息系统体系结构、信息系统集成与信息系统开发的新模式、信息系统互操作等。
研究方向: 实验室将围绕前述的研究方向,针对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大管理问题开展研究;同时积极关注新的学科增长点,跟踪国际研究动态,拓展新的研究领域。
具体研究任务和目标是:
(1)针对企业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攻克领域驱动的预处理、海量商务数据的挖掘和实时的商务性能分析与监控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而形成一套完整的商务智能技术体系;研究建立适合我国制造企业的智能管理决策模型,开发模型支持算法。为制造业商务智能工具集、行业商务智能平台和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持。
(2)针对离散制造型企业的产品开发、制造、信息技术利用以及管理决策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开展研究,帮助企业缩短新产品设计、试制和制造周期;优化企业在先进制造技术支持下的、订单驱动的生产业务流程和供应链管理,提高企业面对复杂决策任务的管理决策水平。
(3)针对流程工业中高能耗问题研究能源优化配置与动态实时平衡调度方法,开发能源管理和调度技术、重点考虑生产过程节能降耗的优化运行技术,达到节能降耗的技术提升和技术创新、显著降低流程工业的能耗和物耗的目标。
通过上述研究工作,期望在智能决策理论与方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领域代表本学科最高科研水平,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的知识储备,培育有效成果源。全面提升本学科领域的科学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成为广泛开展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基地,争取建设成为国家级科研基地,使本学科在总体学术水平上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并形成一批有显示度的创新成果:建设期内,在国内外著名期刊或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60篇以上,其中SCI、SSCI、EI收录15篇以上,公开出版高水平学术著作1-2部,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2项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