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今日早报》报道 3月1日,万众瞩目的南方科技大学开学,将先进行为期两周的军训。到目前为止,这还是一所只能自授学位和文凭的学校。
45个学生当中,有3个孩子,是浙江人。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他们都来自以“敢为天下先”出名的温州。
而且,有两个还是倔强的、立志当科学家的女生。
和以往采访的参加各类自主招生的孩子不同,这三个孩子,平时在学校既不是“分数帝”,也不是”竞赛帝”。
南科大究竟看中了这三个孩子什么?或者说,这三个孩子有些什么特性,家长们又如何看待孩子们的选择?昨天,本报记者分别联系上三个孩子的家长或老师,讲述他们的“南科之梦”。
[第一个孩子•陈杳]
她眼中的时间是圆的
在最终选择南科大之前,瑞安人陈钱林和女儿陈杳进行过一次交谈。
父亲陈钱林问女儿:“你做好思想准备了吗?现在南科大还只是自授学位和文凭,万一4年后未受教育部承认,你的科学家可就做不成了。”
女儿回答:“你们不是对我说过吗,我可以自主创业嘛,开个小店,卖卖衣服,追求的过程是幸福的就好嘛。”
陈钱林是温州安阳实验小学的校长,当地很有名气。女儿陈杳在当地的重高瑞安中学读书,她有个龙凤胎弟弟陈杲,连续跳级,2008年就考上中科大少年班了。在陈钱林的博客上,他经常会以儿子的故事为话题,发表教育观点。
“儿子写多了,女儿有压力,所以最近没在写了,呵呵。”陈钱林说,儿子女儿的理想全是当科学家,记得以前,两个人同时跑到父亲面前,报告他们或许能得诺贝尔奖的研究成果。儿子说,他觉得宇宙不是无边的,是圆的。女儿说,她觉得时间是圆的。女儿的科学爱好基本是以自学为主,没有什么学科竞赛获奖的辉煌履历。
父亲的“幸福论”被她用上了
陈杳平时喜欢看方舟子的博客,看到南科大校长朱清时鼓励希望成为科学家的孩子去报考,一下子就来劲了,一定要去试试。
时间是圆的、爱物质研究……这些奇怪的想法和探究过程,都被陈杳写到了给南方科技大学的自荐材料里,“我其实看得不是很明白,当时挺担心,南科大的老师能接受这样的孩子吗?”陈钱林说。
不过,陈钱林的教育观念也算非常特立独行。一方面,他主张对孩子进行“志向教育和超前教育,注重引导孩子的潜能”,另一方面,他觉得:“幸福为本,健康第一,有名有利读名牌大学有铁饭碗,这些未必就是幸福。如果你追求的目标不能让你幸福,就不值得做。”
没想到,这次“幸福论”还果真让女儿给用上了。
南科大开学报到的时候,他陪着女儿去了,两天里,校长朱清时三次来看学生,都被他遇见。“我女儿亲自向校长表态,她要当科学家,朱校长竖了竖大拇指说,‘我们会给你们创造最好的条件’。差点没把女儿给高兴坏了。”
“我是南科大坚定的支持者,我尊重孩子的选择,而且我相信南科大会把最好的资源提供给他们第一届的学生。”
[第二个孩子•张梦思]
爸爸已经妥协,妈妈仍不放心
“想法很天马行空,有主见,很倔强,这就是她最大的特点。”乐清市乐成公立寄宿学校的语文老师李老师说,她的学生张梦思,现在已经在南科大接受军训了。去报到的前几天,张梦思还说起,爸爸已经妥协了,可妈妈仍然不是很放心。
乐清乐成公立寄宿学校曾一度以出“竞赛高手”而出名。但谈到这个女孩子,李老师连连否认说,张梦思不属于那种类型的孩子,普通理科班里排名第八第九的样子。
“孩子个子不高,长得很小巧精致。”李老师说,她对这个学生印象最深的是,她认定的事,一定要努力达成。“高一的时候,她负责监督全班同学把塑料瓶饮料瓶丢到固定的垃圾桶里,有个男生不听,结果那个男生带着瓶子走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这孩子特别有韧劲和责任心。”
她说,张梦思没有参加过任何其他高校的自主招生,却在看到了南科大的报道后,连续两次狂热地向南科大投自荐材料。
“她的材料比起那些成绩非常优异、又有很多竞赛背景的孩子来,确实非常单薄,所以第一次投自荐信,一点回音也没有。”李老师回忆,但张梦思没有放弃,再次投了自荐材料,“写了很长很长的信,把她曾经从小有哪些方面的科学爱好,研究过什么问题,还把自己的一些发明创造的想法也写了进去。”没想到真的争取到了笔试的机会。
听说女儿执意要去教育部还没批准发文凭的南科大,就在去年南科大要举行笔试的前夕,张梦思的父母连续几天出现在学校里,两口子急坏了,他们表示不会给女儿买去深圳考试的火车票,希望女儿考一所就近大学,安安耽耽考个重点,不要冒险。
“最后大家各退一步,父母成全孩子的意愿,放她去参加南科大的笔试,了却孩子的心愿。”李老师说,她也只好安慰家长,或许孩子还考不上呢。
没想到笔试成绩还挺靠前的,还过五关斩六将过了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