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亚平教授
热能工程系,教授、硕导
研究方向:电力系统节能新技术、煤烟型环境污染防治以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个人简介
杨亚平,男,1952年10月出生,江苏六合人,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热能工程研究所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电力系统节能新技术开发、煤烟型环境污染防治以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研究。主持2项省部级科研课题、26项国家电力和石化企业科研课题,参与国家及企事业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3篇,EI收录16篇;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福建省教育厅优秀项目奖1项,中国华电集团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江苏省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全国火电100MW级机组技术协作会优秀论文奖一等奖1项。
教学课程
本科生课程:
1. 供热工程;
2.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科研 教改项目
江苏省科技支撑项目:循环流化床锅炉自激串行高温电力-旋风气固分离技术及其装置(BE2010185)主持,2010.5-2013.6;
国家973计划项目:还原性气氛下可燃固体废弃物热解油高值利用途径研究(2011CB2015052),参与,2011-2015
中国华电集团项目:燃用福建无烟煤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技术优化及相关性能提升的关键技术研究,主持,2010.9-2012.12;
华东电网公司项目:在役变电站绿色生态指标评估及其性能指标提升的关键技术(HDSC2008-315), 主持,2008.9-2010.6;
江苏电网公司项目:在役变电站构架安全性评估技术研究;主持,2008.9-2009.12;
国家973项目:生物质液化过程耦合集成优化理论和模型研究(2007CB210208),参与,2007.1-2011.12;
校企产学研合作开发项目:底饲循环喷动床烟气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开发,主持,2006.6-2008.6;
中国华电集团项目:电站凝汽器经济运行状态监测智能决策系统,主持,2005.1-2007.3;
福建亿力集团项目: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优化,主持,2004.8-2005.12;
中国华电集团项目:提高混煤燃烧效率的试验研究,主持,2003.10-2005.12;
上海石化、扬子石化等多家大型石化企业项目:煤粉锅炉掺烧石油焦系统技术研究,主持,2000.1-2003.6;
福建电力工业局项目:燃用永安加福无烟煤煤粉锅炉运行经济性评价及改造方案研究,主持,2000.6-2001.12;
江苏省农林厅项目:生物质气化技术研究及SA型秸秆气化机组开发,主持,2000.1-2001.12;
福建电力工业局项目:电厂母管制循环水系统最优运行方式的研究,主持,1998.9-20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温高压静电除尘器及阴极发射性能的基础研究,59776049,参与,1998.1-2000.12;
福建电力工业局项目:凝结器新型胶球清洗系统的研发,主持,1996.10-1998.12;
中国石化总公司项目:石油焦替代燃料重油的燃烧试验,参与,1996.7-1997.12;
福建电力工业局项目:强化凝结器传热性能的研究,主持,1995.9-1997.8;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燃煤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发电技术,(85-205)参与,1993-1995;
机械工业部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产200MW汽轮机稳定运行(85-720-09),参与,1990-1992;
论文 专著
Selected papers:
1.杨亚平,国产200MW汽轮机汽缸膨胀不畅浅析,中国电力,1994年第27卷第11期 ;
2.杨亚平,贾汪PFBC——CC中试电站异形煤仓设计和试验,热能动力工程,1997年第12卷第5期,EI收录;
3.荣徳刚,杨亚平,王双群,沈湘林,PFBC高温炉渣连续排放与冷却系统的冷态试验研究,热能动力工程,1996年第11卷第1期;
4.杨亚平,提高火电厂循环水系统运行经济性的探索,华东电力,1996年第24卷第8期;
5.杨亚平,黄蕙芬,张浩康,魏启东复合阴极材料电子热发射特性的基础研究,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0年第20卷第3期,EI收录;
6.杨亚平,蔡崧,烟煤与石油焦掺混燃烧特性研究 ,热能动力工程 2001年11月第16卷, EI收录;
7.罗永刚,杨亚平,蔡崧,煤粉锅炉掺烧石油焦燃烧污染物排放特性的研究,环境科学研究 ,2001年
8.杨建峰,杨亚平,童隆坤,罗永刚,蔡崧, 煤焦混烧时粉尘化学成分和比电阻对静电除尘效率的影响 ,能源研究与利用, 2002年第2期;
9.杨亚平,魏启东,应用于高温高压条件的无电晕静电除尘技术,动力工程,2002年第22卷第5期,EI收录;
10.杨亚平,蔡崧, 南方地区秸秆气化技术应用特点,中国能源 2001年第6期总第138期;
11.杨亚平,蔡崧,下吸式气化炉中稻草气化特性研究,工业炉,2001年第23卷第4期;
12.蔡崧,杨亚平,罗永刚,沈来宏,魏启东,石油焦在旋风预燃室内燃烧的试验研究,动力工程,2002年第22卷第2期,EI收录;
13.陈坚平,杨亚平,王忠仁,邓广发,陈子产,蔡崧,提高410t/h煤粉锅炉燃烧效率的研究,中国电力 2002年第35卷第9期,EI收录;
14.杨亚平,陈坚平,王宗仁,邓广发, 永安加福无烟煤燃烧技术的优化,华东电力 2002年第30卷第11期
15.杨亚平,黄蕙芬,魏启东,无电晕高温静电除尘技术的最新进展,热能动力工程, 2003年第18卷第2期,EI收录;
16.任惠峰,金保升,仲兆平,杨亚平,蔡崧, 煤焦混粉燃烧的试验研究, 燃烧科学与技术, 2004年第10卷第6期,EI收录;
17.杨亚平,罗文辉,禹宝宁,朱亦煌,陆德明,周楚亮,李一义,凝汽器胶球清洗系统改造的技术与分析,华东电力,2005年第33卷第4期;
18.杨亚平,童隆坤,赵振宙,蔡 崧, 烟煤与石油焦混烧时静电除尘器运行条件的变化,热能动力工程 ,2005年第20卷第3期,EI收录;
19.滕丕忠,张 聘 ,陈荣生,陈 群,石永恒,禹宝宁,杨亚平,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凝汽器故障诊断及其性能监测,电力自动化设备,2007年第27卷第1期, EI收录;
20.单娟娟,陈荣生,杨亚平,粒度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影响的试验研究,能源研究与信息,2007年第23卷第1期;
21.陶敏, 金保升, 杨亚平, 陈 浩, 底饲进料循环喷动床颗粒分布特性,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年第29卷第11期,EI收录;
22.Tao ming, Jing baosheng, zhong wengqi, Yang yaping, Xiao rui,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n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in the underfeed circulating spouted bed , Chemical Engineening Journal ,2010-01 P 159(1-3), SCI 、EI收录
23.陶敏, 金保升, 仲兆平,杨亚平,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多层喷水模型, 东南大学学报, 2010年第40卷第1期, EI收录;
24.TAO MING, JING BAOSHENG, YANG YAPING; A NEW DRY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PROCESS-UNDERFEED FEED CIRCULATING SPOUTED BED,PROCEEDINGS OF THE 2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LUIDIZED BED COMBUSTION, 2009-01P1171-1177, EI收录;
25.TAO MING,JING BAOSHEN,ZHONG WENQI, YANG YAPING, XIAO RUI ,ANALYSIS OF PRESSURE FLUCTUATION SIGNALS IN THE UNDERFEED CIRCILATING SPOUTED BED,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PROCESSING,2010-01P340-347, SCI 、EI收录;
26.TAO MING, JING BAOSHENG, ZHONG WENQI, YANG YAPING, XIAO RUI ,MODELING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N MULTI-LEVEL HUMIDIFYING OF THE UNDERFEED CIRCULATING SPOUTED BED FOR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POWDER TECHNOLOGY,2010-01P93-100, SCI 、EI收录;
27.吴孝瑄,杨亚平,刘建,韩伟,500KV变电站噪声测试与特性分析,华东电力,2010年第38卷第6期;
28.韩伟, 杨亚平 ,夏热冬冷地区变电站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测量,能源研究与利用,2010年3月,总第133期;
29.刘俊龙, 杨亚平, 张浩康, 无电晕热电子发射式高温除尘器新型阴极材料的试验研究,环境工程,2012年增刊 ;
30.赵通 ,杨亚平 ,刘俊龙, 稳态与非稳态下旋风分离器气相流场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动力工程学报,2012年第32卷第8期;
会议论文
杨亚平,罗永刚,蔡 崧, 焦煤混粉燃烧试验研究,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P108-119,中国青岛,2001年。
专利申请
杨亚平,干扰输热式流量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2007 10021365.2;
杨亚平,循环流化床锅炉自激串行电旋风分离装置及其分离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 2008 1 0155217.4;
杨亚平,变电站变压器功耗热量应用于空调系统的方法及该空调系统,国家发明专利,ZL 2010 1 0103780.4;
杨亚平,循环流化床锅炉分体式自激串行电力-旋风气固分离装置,实用新型专利,ZL 2011 2 0564741.4;
杨亚平,热电复合激发式高温烟气处理装置,实用新型专利,ZL 2011 2 0565667.8;
杨亚平,利用变电站变压器功耗热量的空调系统,实用新型专利,ZL 2010 2 0107442.3;
荣誉 奖励
“电站煤粉锅炉掺烧石油焦系统技术”项目于2004年12月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一获奖者;
“电站煤粉锅炉掺烧石油焦系统技术”项目于2004年12月获得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一获奖者;
“电站凝汽器经济运行状态监测智能决策系统 “项目于2009年6月获得国家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福建省教育厅 “高校服务海西产学研优秀合作项目奖” 第一获奖者;
“电站凝汽器经济运行状态监测智能决策系统” 项目于2007年7月获得中国华电集团科技进步三等奖 本单位第一;
“在役变电站钢筋混凝土构架和线路砼杆安全性评估与修复方案的研究”项目于2011年4月获得江苏省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本单位第一;
“提高410吨/时煤粉锅炉效率研究”论文于2002年11月获得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全国火电100MW级机组技术协作会优秀论文奖一等奖 本单位第一。
指导学生
邓广发,硕士研究生,《胶球清洗系统的实验研究改进与分析计算》,1995.9-1998.1,(第二导师);
刘孝国, 硕士研究生,《无电晕式高温高压静电除尘器的试验研究与模型计算》, 1997.9-2000.3,(第二导师);
杨剑峰, 硕士研究生《焦煤混合燃烧产物对静电除尘器性能的影响分析及模型计算》, 1999.9-2002.3 ;
朱 鹏,硕士研究生,《汽轮机凝结器最佳运行工况实时分析技术研究》,2000.9-2003.4;
陈冬泉, 硕士研究生,《电站循环水系统变工况特性试验研究及运行参数的数值模拟计算》,2001.9-2004.4;
梁 财, 直博研究生, 2002.9-2004.3;
赵振宙, 直博研究生, 2002.9-2004.3;
石永恒, 硕士研究生,《凝汽器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2003.9-2006.4;
滕丕忠, 硕士研究生,《凝汽器系统故障诊断和运行优化研究及应用软件开发》, 2004.9-2007.1;
单娟娟, 硕士研究生,《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福建低挥发分无烟煤的试验研究》,2004.9-2007.4;
陈耀森, 硕士研究生,《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软测量的电厂煤质在线监测的研究及应用》,2004.9-2007.4;
司丽丽,硕士研究生,《汽轮机排汽焓的在线计算及应用软件开发》 ,2005.9-2008.4;
吕碧辉,硕士研究生,《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劣质无烟煤技术的研究》,2005.9-2008.5;
田永明, 硕士研究生,《基于入炉煤煤质成分软测量的电厂锅炉燃烧在线优化系统的研究与应用》,2006.9-2009.4;
陶 敏,博士研究生《底饲进料循环喷动床烟气脱硫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2006.3-2010.10(第二导师);
韩 伟, 硕士研究生,《变电站建筑节能指标及其指标提升的关键技术研究》,2007.9-2010.6;
吴孝瑄, 硕士研究生,《变电站典型设备间冷却通风系统模拟与优化研究》,2008.9-2011.5;
刘 建, 硕士研究生,《国产300MW单炉膛循环流化床锅炉部分运行条件的模拟与优化 》,2008.9-2011.5;
赵 通, 硕士研究生,《循环流化床锅炉高温静电-旋风分离器试验研究》,2009-2012.5;
刘俊龙, 硕士研究生,《循环流化床锅炉高效分离器的数值模拟研究》,2009.9-2012.5;
李 龙, 硕士研究生,《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福建劣质无烟煤的燃烧技术优化 》,2010.9-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