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下午,贵州省人类学会副会长、贵州大学硕士生导师曹端波教授在贵州师范学院文韬苑学术讲堂作了题为“族群、国家与民族走廊”的学术报告,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韩卉及历史与社会学院全体师生出席。讲座由历史与社会学院院长申满秀教授主持。
曹教授在讲座中首先对“古苗疆走廊”产生的学术背景做了讲解,在费孝通、李绍明等学者提出民族走廊的概念基础上,他进而从民族生态分布与生计迁移走廊、西南民族贸易与区域市场的形成、唐宋经济革命与南方稻作水利田发展、国家力量的渗入与“官道”的形成、移民与城市等方面对“古苗疆走廊”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古苗疆走廊”对西南与中国统一市场的形成、中国的“地方性”与地域社会中的“中国”、族群的认同和未识别以及“古苗疆走廊”作为西南非汉民族与汉移民交往的中介和沟通纽带的影响及意义进行了阐述。最后对“古苗疆走廊”在民族的迁徙与生态分布、国家与地方社会研究、市场与族群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意义进行了细致讲解。曹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解既有历史依据,又勾勒出西南民族走廊的理论脉络,反映出他的学术追求:中国学术界应该有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而不应盲目照搬西方理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防止科研项目不切实际、过于空洞的流弊。
最后,曹教授还与师生就古苗疆走廊相关的学术问题进行互动交流。申满秀院长最后对讲座进行了点评和总结,鼓励同学们勤奋学习,了解省情,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