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19时,由广州南方学院艺术设计与创意产业系联合以纯A21服饰共同举办的服装设计大赛决赛在校史馆举行,比赛主题为“废墟里的光”。本次比赛共有十五位选手参加,赛场上,选手们大显身手,充分展现了南方学子的艺术风采和青春魅力。
本次比赛共有5位评委,分别是来自艺术设计与创意产业系的殷大晴老师,慕云婷老师,齐璐莎老师,以及赞助商以纯的两位代表栾志远先生和陈碧华女士。同时莅临本次大赛的嘉宾还有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黄昊老师等。在比赛开始前,黄昊老师为此次比赛致辞。他表达了学校对学生能力的重视和期待,希望同学们可以利用好平台,多多锻炼。
本次比赛分为三个部分:选手展示、舞台表演和互动游戏服装搭配挑战。评委们则根据服装设计展示、设计理念演说、模特走秀表演三个部分打分。比赛共设置了五个奖项,分别是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两名,最佳模特奖一名和最佳人气奖一名,
15位选手分为四个小组,依次上台,展示他们别出心裁的设计服装和独特新颖的创意,设计者们的精彩解说和模特们自信大方的走秀更是让观众们眼前一亮。设计者们从渔夫、护士、战争中的孩童等形象出发,不论是虚拟的还是现实的光,都给黑暗带来曙光,治愈心里的悲伤。
“废墟不是万念俱灰,而是绝处逢生”,“即便是破碎的废墟之中,也会生长出顽强的生命”,“枯木终将重生”等设计理念也都从服装中体现。每位参赛选手在展示服装和阐述设计理念后,会得到评委们相应的提问和评价。透过选手们的答案,观众们更加全面的理解他们的创意,对于主题“废墟里的光”的解读更加深刻,有了思想的融汇与创意的碰击。
比赛结束后,记者采访了一等奖作品《素》的设计者郑子锐和二等奖之一的作品《希望》的设计者陈浩玲。谈到对主题“废墟里的光”的理解的时候,两位同学的回答各不相同。郑同学说:“我认为的废墟是精神上的废墟,是人们传统观念的固化。我的作品《素》就是要体现打破这种束缚,终而迎来光明。”而陈同学则以战乱中的废墟为背景,在作品中表达了战乱中的人们对于和平之光的渴望。当问及获奖感受时,两位同学都坦言:“其实自己对于获奖很意外,没想到会获得这么多人的喜欢,更重要的是自己在比赛过程中收获了很多,觉得很满足。”
记者也采访了以纯A21品牌方代表和部分评委。“整场秀挺有激情和想法的,很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想象”,品牌方代表满意地回答道。作为品牌方,他们希望有更多新颖的作品出现,还强调造型夸张是吸引人眼球的关键点之一。
在艺创系的齐璐莎老师看来,一个作品能打动人很重要的一点是关注时事热点,联系日常生活。“传统意义上会认为,废墟就是建筑废旧和破损实物,而那道光就是在废墟中寻找新兴的积极的元素。而现在,像我们同学想到的,从海洋污染和战争出发,人类做出的保护海洋生物的行为就是海洋生物的光,而对于战争中的士兵来说,医护人员就是那道光。” 齐璐莎老师认为立意是很好的,但还需要进行深入地挖掘。同时关于作品创意的启发,齐老师认为对作品立意的思考和自身技能的提高是两个很重要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