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原文化研究所简介
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原文化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3月,现有专职研究人员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兼职教授30人。中原文化研究所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弘扬中原文化,实现中原崛起和我省要建立文化大省、经济强省的奋斗目标展开研究,以服务于河南省及郑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为目的,开展各项研究工作,成立五年来各研究工作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中原文化研究所课题论证会纪实
为准确定位中原文化研究所今后的发展及研究方向,迅速占领中原文化研究的制高点,在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于2004年4月在郑州黄河饭店召开中原文化研究所发展规划暨课题论证会,邀请了清华大学文科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李学勤先生和刘鄂培、李汉秋、沈伯俊等国内知名的专家及我省有关专家学者共同为中原文化研究所的发展规划、课题论证诊脉把关。
会后,在充分听有关专家建议的基础上,根据我所的实际情况下,制定了中原文化研究所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根据五年发展规划的要求,确定我所近五年的主要研究方向:(1)中原历史文化名人研究;(2)嵩山历史文化研究;(3)中原诗歌文化研究(4)郑韩历史文化研究(5)炎黄文化研究;(6)河洛文化研究;(7)中原战争史研究;(8)三国历史文化研究。
三、主要科研成果
1、2004年4月-2006年4月主要开展中原历史名人、钱币文化研究,在此其间完成了《钱币考古文献叙录》(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1月)、《环嵩岳名人》(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两部学术专著。
2、2006年2月-2007年3月主要开展中原战争史、郑韩历史文化、河洛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在此期间主要完成了《中原古代著名战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诗经与周代社会》(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两部学术著作,及郑韩历史文化研究书稿的写作计划的一半。
3、2007年3月-2008年3月承担郑州市重点课题《溱洧之歌——郑风与与桧风》、《中华文化之嵩山探源》的研究,现两课题研究工作已全部完成,其研究成果《诗经与桧风》、《中华文化之嵩山探源》已由河南人民出版社结集出版。
4、2005年承担河南省社科联重点课题《环嵩岳古国古城历史文化研究》,2006年承担郑州州市软科学课题《中原著名战役研究》、《郑州科技史研究》、《中国古代化解社会矛盾的治国方略》三项,2007年承担郑州市重点课题《溱洧之歌——郑风与与桧风》、《中华文化之嵩山探源》的研究,在《郑州大学学报》、《中华文化论坛》、《南都学刊》、《杭州师院学报》、《黄河科技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5篇。
四、对外宣传与交流
1、学术交流。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先后参加在郑州、洛阳、新乡等地召开的虞舜研讨会、古都协会2004年年会暨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天中文化研讨会、河洛文化、炎黄文化研究会、太皞文化节活动、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第二届儒家伦理与公民道德教育论坛、全国郝经与金元文化研讨会、首届全国高校地方文化与教学研讨会、诸葛亮暨三国文化研讨会等高水平学术研讨会,与全国各地学者展开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搞好科研协作等。
2、网络建设。中原文化研究所非常重视网站建设,派专人负责网站的更新与维护工作,使网站内容能及时反映我所工作的最新动态及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做好对外宣传和交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