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艺考美术类联考已经结束,但有关艺考的话题并没有因此冷却。无论是最终榜上有名的考生脸上灿烂的笑容,还是名落孙山者脸上失望和不甘的泪水,都掩盖不了每一个身怀“艺考梦”考生背后的酸甜苦辣。
谈起今年艺考,很多考生大呼“意料之外”,而原因大都是“考题我们平时都没训练过”。这样的结果无疑让所谓“艺考速成”的理想幻灭,也让不少考生从走“捷径”的盲从中醒悟过来,理性地看待艺考。
在形形色色的应对“艺考”的培训班中,所谓的“速成班”往往瞄准“窍门”,教考生一些应付考试的技巧,这正好迎合了一些人“学艺为升学”的需要。报名之初,这类培训学校往往信口开河说他们学校的过关率很高,但总是在真正考后学生才发现学校教的那些“窍门”不大可行。平时训练一些套路,让他们考什么都往上套,“没想到今年的考试方式很灵活”。
由此不难发现,本身就很难通过的艺考大有越来越难的趋势,如果没有一定的美术天赋,没有真才实学,就会被挡在高校门外。学生也逐渐意识到想要通过短期训练速成的方式行不通了,除了一些正规的培训班之外,那些所谓的“速成班”的红火正在远去。
较低的文化课要求,几乎统一模式的专业考试选拔方式,“艺考”已经严重偏离了其本身单纯的含义,转而成为一块许多人取巧入学的跳板,而一些考生则成了艺术训练的机器。
今年艺考,高等院校美术专业对考生的文化课要求有所提高,专业课考试也更加灵活,这让不少考生感受到了艺考的残酷。艺考以往的“捷径”优势将逐渐逝去,尤其对那些对艺术没有感觉、半路出家匆忙学习应考的考生来说,真是有点“难过”。参加考试的总人数虽然少了,但考试明显越来越难,其实竞争变得更激烈。认为艺考是条捷径的学生,走上这条路才知道压力太大了。
近年来,艺考难度越来越大,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的压力等等,已经让很多考生变得理性了很多。他们开始思考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不再盲目地为了升学而走上艺考的“捷径”。
艺术来源于生活,现在还能见到多少人在外面写生?绘画不仅仅是会画,还要会观察生活以及有很高的悟性。希望以后能够看到更多的真正喜欢画画的年轻人在生活中写生,而不是痛苦地在画室闭门苦练。
而让如何让“艺考”回归理性,绝不是单纯寻求改变考生想法这么简单。我们社会中的每个人、育人机构、新闻传媒等责任重大,值得反思的东西太多。而让“艺考”回归理性已经变得很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