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小麦项目获多项省市级科技进步奖_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 线上棋牌平台官方版 
大学库管理系统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小麦项目获多项省市级科技进步奖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2004年以来,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小麦科研方面,有四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三项成果获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以上七个获奖项目累计示范推广小麦新品种1.6554亿亩,新增纯收益41.3643亿元。

一、省部级奖

丰产、多抗、优质、配合力特佳的冬小麦品种兰天10号

品种来源:兰天10号系由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合作选育而成的冬小麦品种,其亲本组合为西峰16/76-89-13,曾用名陇原935,原系号为85-43-1-5-4-2-2。1999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甘种审字第251号。

产量表现:兰天10号1995~1997年平凉地区山塬组区域试验中,三年平均亩产218.37㎏,居第一位,较对照兰天4号增产7.92%,差异极显著。在省陇东片1997~1999年区试中,三年平均亩产242.2㎏,居第一位,较对照陇鉴196增产5.54%,差异显著。

特征特性:通过穿梭选育、异地同时鉴定等生态育种方法育成的兰天10号,其优点是:1、丰产性好。表现穗大粒大,千粒重高。2、抗条锈性优异。省农科院植保所1998年分小种鉴定,苗期对混合菌免疫,成株期对条中29号、30号、31号、32号、HY4、HY7等全部免疫,对混合菌1.2/10/30。3、抗寒抗旱。在陇东各地种植越冬安全,旱年产量较为稳定,丰水年增产潜力较大,具有高水分利用的特点。4、品质优良。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01~2003年连续测定,三年平均含粗蛋白16.31%,湿面筋36.1%。5、抗倒伏。株高平均77.9cm,矮于大部陇东推广品种。6、适应性广。适于我省广大山塬地种植,在肥力较高的土地上更能发挥其增产优势。7、具有极佳的配合力。

适应地区和栽培要点:适于我省陇东广大山塬地种植,尤其适宜于中等肥力以上的土地上栽培。栽培要点:(1)由于具增产潜力,宜增施肥料。旱地栽培应重施基肥,并注意氮磷比例的配合。(2)甘肃陇东宜在9月15~25日播种。亩播量11~13kg,以基本苗30万亩保穗28~35万为宜。(3)成熟期宜适时收获,以防穗发芽。(4)在腥黑穗发病区,应进行药剂拌种。

应用情况:兰天10号较好地将丰产性、抗寒抗旱性、抗锈性和抗倒伏性结合起来,综合性状优良。1998~2003年累计推广783.43万亩,增产小麦2.67亿㎏,新增纯收益2.12亿元;其中2001~2003年累计推广537.39万亩,增产小麦1.83亿㎏,新增纯收益1.45亿元。据省种子管理总站对全省冬、春小麦品种播种面积的统计,兰天10号2001~2003年连续三年均居第一位,面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今后对小麦防病增产、保障粮食安全将继续发挥作用。

获奖情况:2004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证书号:2004-1-010。

旱地冬小麦品种兰天16号

品种来源:1984年由甘肃省兰州农业学校、天水农业学校等单位杂交选育而成,亲本组合为西峰16号//山前麦/6828-6-0-1-1,原代号陇原992,2005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

产量表现:2000~2002年参加甘肃省陇东片区域试验,以兰天4号为对照。其中2001年为歉收年,平均亩产127.75kg,较对照增产8.46%;2001年为平收年,平均亩产251.05kg,较对照增产7.99%;2002年为丰收年,平均亩产284.87kg,较对照增产13.78%。综合三年区试结果,兰天16号平均亩产222.25kg,较对照增产9.92%,居11个参试品种的第1位。

特征特性:幼苗匍匐,冬性。穗长方形,长芒,白壳。区试中的平均值为:株高81.1cm,亩最高茎数73.36万个,有效穗数32.08万个,有效分孽率50.08%,穗长7.7cm,穗粒数30.1粒,千粒重34.5g,生育期275.1天,中熟。子粒红色,硬质,容重平均772.3 g/L,具有较高的粗蛋白和赖氨酸含量。抗寒性强,越冬率平均96.77%。区试中增产点次达79.78%,稳产性测定回归系数为1.061。感条锈病,但病情指数较低,具有良好的耐锈性。叶片功能期长,落黄性好。

适种区域和栽培技术要点:适于甘肃省平凉市的山塬区,庆阳市的中南部塬区以及宁夏、陕西的周边县区的山塬地种植。兰天16号丰产性好,宜增施肥料以发挥增产潜力。旱地种植应以基肥为主,氮磷配合使用。甘肃陇东种植其适宜播种期为九月中旬。播种密度以亩播28~32万粒、保苗25~28万株为宜,播种量一般可掌握在11~13kg。

应用情况:兰天16号由于综合性状优良,因而在品种审定前适种区不断扩大示范面积。十多年的实践表明,兰天16号丰产性好,品质优良,抗寒抗旱,耐条锈病,熟期适中,适应性广,具有旱年产量较为稳定,丰水年具有增产潜力的特点,水分利用率高。自参加省区域试验以后,推广速度加快。据甘肃、宁夏两省统计,2003-2007年间,五年累计推广225.26万亩,增产小麦7149.75万kg,经济效益7598.93万元。现已成为平凉市、庆阳市、宁夏泾源县等地的主体品种之一。

获奖情况:2008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证书号:2008-J2-028-D2。

高产、优质、抗锈、广适冬小麦品种兰天15号

品种来源:1995年由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以兰天10号为母本,以Ibis为父本通过杂交系统选育而成。2005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定名为兰天15号。

产量表现:在2001~2003年天水市冬小麦高山组区试中,平均折合产量369.0公斤,较对照品种中梁22号增产7.3%。

特征特性:穗长方形,顶芒,白壳。生育期253~290天,中熟。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抗寒、抗旱、抗倒伏。叶片功能期长,落黄性好。子粒红色,营养品质优良,含粗蛋白15.83%,赖氨酸0.51%。冬性品种。

适种地区和栽培特点:适合于陇南的高山区,特别适于肥力较高的山旱地种植。播种时要增施肥料;因子粒较大,宜适当增加播量。在腥黑穗发病区,应进行药剂拌种。

应用情况:兰天15号综合性状优良、适应性广,在甘肃、宁夏、青海和陕西4省区得到有效推广。据统计,兰天15号自2008-2010年3年4省已累计推广421.23万亩,增产小麦1.8亿Kg,主副产物新增效益2.06亿元,新增纯收益2.04亿元,使原来以春麦为主的固原等地成为以冬麦为主的种植区。甘肃省种子管理总站证明,其播种面积2009-2010年居第一位。2010年4省区推广面积为191.16万亩。

获奖情况:2011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证书号:2011-J2-054-D2。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