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所学校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历来重视文化建设,根据高职院校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能和职业性、行业性、区域性等文化特征,以江苏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建设为载体,通过“校企行地”文化的相互作用与渗透,让广大学生在职业岗位实践中接受锻炼、在企业文化陶冶中得到提升、在行业精神激励中不断进步、在地域文化滋养中有所感悟,从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形成了鲜明的文化特色。
融入企业文化 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搭建校企文化交流平台。与全国百强企业——江苏悦达集团合作共建“悦达学院”,在人才培养、员工培训、文化交流等方面密切合作,着力形成“共构组织、共同管理、共享成果、共担风险”的运行机制,使之成为校企文化互动融合的有效平台。创设“工院大讲堂”,邀请企业家与杰出校友,解读创业成功历程,传播企业核心文化,分享经验,激励发展,促使学生明确努力方向,树立职业信心,构筑了校企文化的展示与交流平台。
共建实训创业研发基地。构筑校企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人力、技术、信息、文化资源共享。共建创业基地,引入10多家学生参与度高的企业,打造创业认知中心、体验中心、模拟中心和实战中心,促进校企实体相通、文化相融。共建研发基地,按照互惠双赢的原则,先后建成了1个创业园和6个省、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企业真实管理氛围和员工敬业钻研精神。创业园被评为“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引入企业优秀管理制度。成立学校理事会,构建了政府、行业、学校、企业四方合作的办学新体制,为“校企行地”文化融合提供组织保障。引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构建注重过程、动态管理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引入企业人事管理制度,建立奖勤罚懒、优绩优酬的绩效管理体系,形成专兼结合、动态发展的优秀教师团队。引入企业成本管理制度,构建经营有方、高效节约的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办学效益。
融入行业文化 彰显高职教育特色
将行业文化体现在校本教材编写中。学校将企业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要求融入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根据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联手教育部有关“行指委”成员单位,组织编写纺织服装等行业文化的实用教材,精心选择行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前景预测、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人物、行业的重大庆典活动、行业重要的礼仪习俗等相关内容,吸收行业文化精髓,丰富校本教材内容,体现行业文化魅力。
将行业文化体现在学生品质塑造中。学校深入开展行业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举办行业文化专题宣传,开展行业知识竞赛,组织观看行业发展纪录片,让广大学生深入了解行业的发展史、发展模式以及规范标准等,从而感受行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组织开展职业规划大赛、专业技能大赛、创业设计大赛、文化论坛等活动,努力打造特色鲜明、品位高雅、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精品,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将行业文化体现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学校在建设物质层面的校园文化时注意吸收行业元素,精心设计校园建筑布局和人文景观,优化育人环境,处处突出“职”的特点,呈现出明显的行业文化色彩。如在校园主入口两侧精心设计了两组“纺织典籍”、“纺织先贤”、“纺织工艺”的石雕景墙,生动展示了东西方纺织业的发展历程;在校园东南地块以人文景观为主建设金轮园,在校园西北地块以自然景观为主建设银梭岛,使行业文化与学校文化有机融合,生动呈现。
融入地域文化 实现社会良性互动
融入红色铁军文化。盐城是苏北革命老区,红色根基深厚,铁军文化已成为盐城红色文化的特色资源。学校结合新时期“艰苦奋斗、创新创业、团结拼搏、进位争先”的盐城精神,针对地处经济欠发达苏北地区的客观实际,大力弘扬铁军精神,凝练了“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并将其融入到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其激励导向作用。
融入蓝色海洋文化。盐城位于黄海之滨,拥有数百公里的海岸线,与海洋文明密不可分,具有对接上海融入长三角的区域优势、沿海生态环境优势、海岸线长和港口优势。学校抢抓沿海开发机遇,积极开设港口物流、风电设备、新能源应用技术等专业,并致力于建成特色品牌专业,从而更好地融入海洋文化,服务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国家战略。
融入绿色湿地文化。盐城拥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独特的湿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特征。绿是盐城的主色调,生态是盐城的闪光点。学校借鉴地域绿色湿地文化,通过对历史、现在、未来以及用地现状和规划水系、地形的研究,在新校园景观绿化设计中以生态校园为核心理念,以生态湖为中心,建成了富有个性特色的“一湖、一岛、三园、八景”,成为江苏省园林式、生态型校园。
文化引领,共建和谐。在“校企行地”四方文化汇聚、融合下,学校始终弘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秉承“职业立身、技术报国”的校训,齐唱《追逐梦想》的校歌,形成了“和谐、求实、创新”的校风、“厚德、博学、精艺”的教风和“明理、勤学、践行”的学风,着力培养具有“为人诚实、专业扎实、工作踏实、生活朴实、心态平实”特质的“五实”人才,构建了“求实”特色文化。学校荣获“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