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The Key Research Center for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2009年底立项建设。该中心以西安外国语大学为依托学校,以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为依托学科。
中心现有专兼职科研人员25人,全部具有高级职称,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8人,占科研人员的72%。中心主任由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刘越莲教授兼任。中心主要从事语言学学科的基础及应用研究,涵盖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三个研究方向,并下设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三个研究所,分别由魏在江教授、姜亚军教授和刘越莲教授担任负责人。现有研究用房500余平方米,配备各类科研设备15台(套),购置了本学科所需国外原版图书、期刊和电子文献,订购Oxford University Press(OUP)电子期刊数据库等五大数据库中相关语言学期刊电子版,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资料中心。
中心立项建设以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8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5项),科研经费达107.2万元;获奖7项,其中省部级1项,地厅级6项;出版学术著作11部,发表学术论文85篇(其中SSCI论文1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62篇)。产出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如魏在江教授的论文《预设三论:表达论、接受论、互动论》(2010年12月在CSSCI来源期刊《外语学刊》上发表),孙毅副教授的学术专著《隐喻机制的劝谏性功能——一项基于“CCTV”杯英语演讲比赛演讲辞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1月),黄立波副教授的论文《语料库翻译学:课题与进展》(2011年11月在CSSCI来源期刊《外语教学与研究》上发表)等。2011年7月和2012年5月,分别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和第14届中国当代语言学国际研讨会,对提升我国语言学研究的国际化程度起到积极的作用。
中心将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以“立足陕西、服务西北、辐射全国、面向世界”为目标,不断扩大和深化与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和知名大学的合作关系,不断引进人才,追踪前沿理论,注重理论创新,与时俱进地研究语言学的发展规律,多出、早出原创性成果,使之成为西北乃至全国语言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