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所植根于盐城的高职院校,如何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形成自身的特色,一直是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追寻的目标。近年来,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着力打造专业特色品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以校企合作为手段
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特别是启动示范校建设以来,学校逐步积淀并构建了“双主体、四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即学校与企业开展“双主体”育人,并在合作办学中实现管理融合、产教融合、科技融合、文化融合。
学校探索实践校企合作办学的新模式,形成了高职院校与大型企业合作办学模式——“企业学院”。培养形式上,搭建“以百强企业为引领、骨干企业为支撑、企业学院为平台、专业建设为载体”的校企“双主体”深度合作育人模式。学校以现代纺织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服装设计、物流管理四个重点专业为突破口,以点带面推动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体变革。
学校将教育治理与企业管理、教育教学与企业生产、科学研究与企业研发、校园精神与企业文化进行有机融合,形成特有的人才培养体系与校园文化特质。学校办学的实践成果《与名企深度合作,共建工学结合三级平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纺织人才》、《“双主体、四融合”高职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分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二等奖。
以技能获得为目标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2014年,学校探索实施“技能菜单”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前,学校开设的专业都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出“技能菜单”,列出学生在校期间需要掌握的技能,明晰学生的培养目标,并在重点专业试行“基于技能菜单”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近年来,学校各专业紧扣“技能菜单”,并结合专业特点,探索出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路径。学校携手企业,以重点专业为载体,探索与实践“岗位引领、学做合一”、“校企轮转、分步递进”、“前店后室、学做融合” 和“四段递进式”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学校还加强课外实践活动与日常教学工作的统筹协调,拓展学生的实践载体,将学生的实践教学与校园社团活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等有机结合起来。近年来,学校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成绩显著,先后获国家和省级一、二等奖100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