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是大学集体生活中最小的细胞,是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依托首批“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建设成果,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立足高职教育特质和人才培养目标,紧紧把学生宿舍作为“主阵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系统设计、分层推进,持续在宿舍这个“小家”做足“大文章”,实践创新了“互联网+”背景下的宿舍“智慧E家”建设。
针对学院和学情实际,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按照“点上打基础、线上做引领、面上创品牌”的总体设计,以融合创新为导向,以集成化、数字化、智能化为主要技术路线,以“大数据”平台为载体,将信息技术深植于学生宿舍的各个方面,探索形成了基于智慧环境、智慧学习、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模式下的现代新型育人文化,通过“互联网+管理”打造信息文化,“互联网+考勤”规范行为文化,“互联网+6S”培育企业文化,“互联网+教育”涵养通识文化,“互联网+专业”浸润创新创业文化,有效充实和完善学生宿舍文化融合的内涵和途径,助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互联网+管理” 打造信息文化
推行基本信息数字化,实现全员覆盖。在学生宿舍内部制作设置二维码图像,其中学院标识用于储存学生手册内容,主要包括国家、省级、学院等涉及学生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SXPI标识用于储存学院机构设置、主要职责及联系电话;宿舍编号标识用于储存学生基本信息,主要包括所在班级、宿舍成员及其班主任姓名、联系方式。另外,利用学生工作管理系统,将学生基本信息与其操行表现、学业成绩、心理状况、奖惩情况有效链接,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针对学生群体中同一性特征以及学生个体思想行为特征进行分类分析,确定出特定学生个性化指导方案,切实把工作延伸触及到每一位学生,极大提升了教育管理服务的精准性。
“互联网+考勤” 规范行为文化
推行宿舍考勤智能化,实现即时监控。借助一卡通项目,为每栋宿舍楼层楼梯口布设2台签到机,对学生外出与归寝进行数字化考勤,系统自动采集学生出入宿舍和上课刷卡记录信息;与此同时,将宿舍考勤与上课考勤相互绑定,每个教室门口安装一台考勤机,学生进入教室刷卡完成签到工作。学工干部、辅导员、班主任可以利用手机终端登录考勤服务平台,通过身份认证,根据各自权限,查询统计相关数据信息,随时、随地掌握宿舍、课堂动态,并根据需要进行智能分析,自动生成相应名单进行监督留存,进而将学管人员从繁重的事务性、重复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大幅提升工作效能。
“互联网+6S” 培育宿舍文化
推行6S管理具象化,实现标准统一。借鉴企业先进管理模式和经验,将整理(SEIRI)、整顿(SEITI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融入推广到宿舍生活之中。制定出《“6S”星级文明宿舍创建标准》,并运用超媒体技术,开发具象化的6S管理微课,让学生直观理解对整体布局、卫生状况、安全设施等的精细要求,尤其是对公共区域各种物品陈设的标准定位;设计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6S管理宿舍检查反馈表》,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三级检查,将结果手动录入或批量导入公寓管理系统,形成卫生、纪律、安全等综合检查可视化结果,体现整体和个体相结合的等级评定,并将其与入党、评优、资助等直接挂钩;举办宿舍文化节,采用O2O的方式,宣传、评选、推广“最美6S宿舍”,综合线上投票与线下检查得分,精心培育“样板”宿舍树立典型。